-
研究人員提出新的結晶模型 認為冷卻的巖漿海洋導致了月殼形成
來自劍橋大學和里昂高等師范學院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結晶模型,在月球巖漿結和凝固的數億年里,晶體一直懸浮在液體巖漿中。 這些結果
2022-01-14 16:57:17 -
天文學家首次見證了恒星實時發生超新星爆發的“狂暴模樣”
美國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志》撰文指出,他們首次目睹了一顆紅巨星瀕死前以超新星爆發形式發生的爆炸,比研究人員此前估計的更
2022-01-14 16:56:08 -
研究人員在越南北部發現了世界首個油麻藤豆莢化石
東亞植物區系來源于何處,是備受植物地理學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之一。有大量證據表明,熱帶亞洲成分在其中有很大貢獻。記者1月6日從中國科學
2022-01-13 16:52:00 -
研究人員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一種新形態次晶態金剛石
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固體物質,無論是塵埃沙礫還是金屬寶石,其本質都是由原子在空間中堆積而成的。而根據原子的堆積是否有序,固體物質又可以
2022-01-13 16:50:47 -
納米農藥對靶標作物是否安全?相關研究結果給出答案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分子靶標與綠色農藥創制創新團隊結合代謝組學技術,對比研究農藥原藥、納米材料載體及納米載藥顆粒
2022-01-12 16:55:00 -
天文學家已發現迄今為止最偏心的一顆系外行星 每隔幾周就會變得非常熱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偏心的一顆系外行星--至少在其軌道方面如此。超級地球TOI-2257 b在技術上處于其所環繞的冷紅矮星的宜居區,
2022-01-12 16:52:08 -
首次探測到活動星系演化進程中恒星形成率的反彈現象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天文學系活動星系研究團隊與國內團隊合作,首次探測到活動星系演化進程中恒星形成率的反彈現象。研究成果
2022-01-11 16:52:08 -
研究人員利用射電手段 探測磁重聯率變化過程
記者1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對太陽分米波射電頻譜儀所觀測到的罕見的U型爆發群以及其中豐富的射電精細結構進行了
2022-01-11 16:50:56 -
揭開謎底!中國發現的“神秘月球小屋”現真身
去年11月,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小屋的消息引起全球天文愛好者圍觀。盡管在玉兔二號拍攝的照片上只能看出一個模糊不清的影
2022-01-10 16:51:14 -
NASA毅力號火星車的巖石樣本系統被碎石卡住了
火星環境對我們的機器人探險家實際上并不友好,細微而又尖銳的塵土堵塞設備,破壞它們的輪子,擾亂它們的探測器,而現在它又向美國宇航局的
2022-01-10 16:50:06 -
阿貝西利片新增早期乳腺癌適應證
1月6日,禮來制藥宣布,其抗腫瘤新藥唯擇(阿貝西利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聯合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劑)適用于激素受
2022-01-07 16:37:15 -
科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古老的星團遺跡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OIRLab一個項目使用雙子座天文臺進行的觀測在銀河系外圍發現的一個原始恒星流 ,其重元素的比例比我們銀河系中任何已
2022-01-07 16:36:09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生物材料 可加快修復損傷肌腱
1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以加速損傷肌腱修復的雙面生物材料。據該研究團隊介紹,肌腱損傷是很常
2022-01-06 16:36:21 -
從身材矮小到高頭大馬 這個基因“功不可沒” 研究成果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利用國家家養動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的850份中國家馬遺傳資源,成功解析了中國家
2022-01-06 16:33:45 -
科學家發現新型魚龍化石 或許為地球有史以來第一種巨型動物
1月5日消息,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水生爬行動物的化石,或許為地球有史以來第一種巨型動物,被命名
2022-01-05 16:48:00 -
受宣紙制造工藝和結構的啟發 新型可折疊顯示膜問世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特任副研究員管慶方等,通過對傳統宣紙的詳細結構表征,探究了其高強度高韌性的微觀機
2022-01-05 16:46:40 -
免疫學家找到控制調節性T細胞發育的生化“開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9日報道,來自美國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免疫學家確定了控制調節性T細胞發育的生化開關以及相應的工作機制。這些發現是科
2021-12-31 16:46:04 -
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有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原子是如何形成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來自中國北京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攜手,創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輕的鎂同位素鎂
2021-12-31 16:45:22 -
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 可將納米粒子變成簡單的儲氫庫
據美國化學學會(ACS)期刊《ACS Nano》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團隊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可將納米粒子變成簡單的儲氫庫
2021-12-30 17:04:41 -
太平洋巖魚可以活200多歲 長壽秘訣人類可否借鑒
古往今來,人類探索長生不老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歇。然而對于扭轉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人類至今依然難以企及。但是,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
2021-12-30 17:04:11 -
科學家發現人體咬肌內存在第三層肌肉 有助涉及下頜等的相關疾病的治療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瑞士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被描述過的人體部位——位于咬肌內的一層肌肉。這一最新發現有助涉及下頜等
2021-12-29 15:55:37 -
研究團隊開發出新型人工突觸 可用于高度擴展的類腦計算
據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報道,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UTD)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二維(2D)材料的新型人工突觸,能用于
2021-12-29 15:54:02 -
科學家們分析古代DNA揭示了青銅時代英國大規模移民活動
一項關于古代DNA全新重要研究追蹤了青銅時代人們進入英國南部的情況。在迄今為止發表的最大此類分析中,科學家們檢查了近800名古代人的DNA
2021-12-29 15:53:26 -
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哺乳動物進化的最詳細時間表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英國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哺乳動物進化的最詳細時間表,證實現代胎盤哺乳動物群體起源于恐龍
2021-12-28 16:24:46 -
我國科學家實現單離子超分辨成像 成果日前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冷原子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崔金明等人在離子阱系
2021-12-28 16: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