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紅外光照射納米顆粒可直接產生活性氧 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陶可副研究員、孫康教授團隊首次發現氧化銩(Tm2O3)納米顆粒可以在近紅外光激發下產生活性氧。其研究
2022-02-23 16:19:05 -
研究發現:大腦中“數學神經元” 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
德國圖賓根大學和波恩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在某些數學運算中受到特別激發,檢測到的一些神經元僅在加法期間活躍,
2022-02-22 16:11:34 -
俄開發適于人機接口的腦活動記錄儀 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性大腦研究》上
莫斯科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南烏拉爾州立大學和其他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出新的記錄腦部活動的裝置。新裝置不僅可以提供高質量信號,而且
2022-02-22 16:10:22 -
科學家揭開白癜風對稱分布之謎 將進一步研究白癜風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手段
白癜風是一種很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癥狀是皮膚出現逐漸擴大并不可逆的白斑,全世界有0 5%到2%的人患有這類疾病。2011年3月17日,國際
2022-02-21 15:52:45 -
科學家在長城附近發現“驚人”的新鳥類化石 生活在大約1.2億年前恐龍時代
在距離中國長城最西端約80英里處,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更加古老的世界的遺跡。在過去的20年里,研究小組發現了100多個鳥類化石的標本,這
2022-02-21 15:51:58 -
研究表明:降雨侵蝕力增加對河流輸沙量增加的貢獻最大
近幾十年來,青藏高原江河源區的輸沙量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冰川、凍土、水文、植被等要素對河流輸沙量有什么影響?影響程度如何?通過分析雅
2022-02-21 15:51:11 -
科學家捕獲隱藏在宇宙“光環”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距離地球4700萬光年
據CNET報道,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發現一個質量約為太陽1500萬倍、距離地球4700萬光年的超大質量
2022-02-18 16:25:08 -
?科學家構建出高效異源生物合成類胡蘿卜素細胞工廠
近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團隊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研團隊合作研
2022-02-18 16:21:24 -
我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波導模式編碼量子邏輯門 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任希鋒研究組與浙江大學戴道鋅團隊合作,在光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
2022-02-17 16:48:17 -
治療新冠肺炎免疫過度激活紊亂有新依據 成果發表在《EBioMedicine》上
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期該所在特異性抑制炎癥體緩解新冠肺炎免疫過度激活及感染小鼠肺部病理改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
2022-02-17 16:47:39 -
韋布望遠鏡傳回“自拍”和首張恒星圖 幫助科學家們揭示更多早期宇宙的奧秘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布了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所攝第一顆恒星HD 84406的圖像,以及該望遠鏡的一
2022-02-15 16:35:02 -
粒子物理學有了新的基礎數學理論 有望揭示長期以來一直試圖解決的難題
近日,來自奧地利和英國的科學家共同發表了一個粒子物理學的基礎數學新理論。他們定義和研究了黎曼曲面上存在的非常穩定的希格斯叢,其蘊涵
2022-02-15 16:34:32 -
海水淡化有了低能耗可持續解決新方案 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
記者2月11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環境學院馬軍院士團隊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賴志平教授團隊聯合攻關,在膜法水處理技術研究
2022-02-14 16:50:46 -
人類心肌細胞制成“人造魚” 為研究心律失常等心臟病提供平臺
美國哈佛大學與埃默里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利用人類干細胞來源的心肌細胞制造出一種完全自主的人造魚。這種生物混合裝置同時包含生物和人工部
2022-02-14 16:49:59 -
太陽耀斑中首次發現磁島主導的快速磁重聯 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首次在太陽耀斑中發現具有扭纏結構磁島形成的快
2022-02-11 16:49:17 -
超聲波首次成功控制哺乳動物腦細胞 有望更好地治療癲癇心臟病等疾病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培養皿中的人類細胞和活小鼠的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向其中添
2022-02-11 16:48:45 -
非洲首個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即將開建 預計耗資2500萬美元
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開建的消息反應熱烈。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A
2022-02-10 16:59:35 -
新技術:利用舊口罩可制造經濟型電池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開發出一項新技術,利用舊口罩生產經濟型電池,而電池外殼由廢舊的藥品包裝制造。相關研究發表在《能源儲存》雜志
2022-02-10 16:59:02 -
研究人員開發新化學“積木”快速自組3D分子“戰車”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人員和革新醫學公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學構件,這種構件能像積木
2022-02-09 16:57:44 -
新研究成果:類天然三聚體能形成HIV重要抗體 為開發艾滋病疫苗帶來希望
在發現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導致3630萬人死亡,至今尚未開發出有效疫苗。美國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一
2022-02-09 16:57:16 -
實驗結果表明:人造脊髓植入物有望使癱瘓者恢復行走
據發表在《先進科學》雜志的一項研究,以色列研究人員利用人類材料和細胞首次設計出功能性3D人類脊髓組織,并將其植入長期慢性癱瘓的動物模
2022-02-08 16:35:18 -
科學家首次計算出恒星成黑洞數量達到4000億億個!
知道了宇宙中恒星級質量黑洞的總數,可以幫助人類進一步理解宇宙巨型怪獸是如何從輕種子黑洞生長起來的,進而可以讓人們對恒星演化、星系演
2022-02-08 16:32:26 -
科學家發明了能夠吸收和釋放驚人能量的新材料 還是可編程的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宣布,他們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類似橡膠的固體物質,它具有令人驚訝
2022-02-07 16:54:00 -
科學家對深海沉積物中的真核生物DNA進行大規模測序
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探索最少的生態系統,盡管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60%以上。深海沉積物中大量未知的生命,從底棲動物到微生物,幫助回收或封存
2022-02-07 16:53:23 -
最新研究揭示天敵昆蟲精準定位害蟲的分子機制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蟲功能基因研究與利用團隊通過比較組學揭示了在植物-蚜蟲-天敵昆蟲互作關系中重要的化學線索反-&beta
2022-01-30 13: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