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馮靖雯
“擦在臉上的東西真的需謹慎,我不想爛臉啊!”“大家不僅要看化妝品牌的產地,還要看原料的產地。”8月30日,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已經進入第7天。各大社交平臺上,關于日系化妝品的討論仍在繼續,甚至還掀起了一股退貨潮。
(相關資料圖)
討論“日系化妝品到底還能不能用”之外,“日系化妝品替代合集”“實力在線的寶藏國貨”等帖子已經火遍網絡,被各路小姐妹點贊收藏。濁流入海,“輻”水難收,國貨“上位”還遠嗎?
5月起 日本進口化妝品明顯下滑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成為中國第一大化妝品進口國。
“安耐曬和藍胖子是我每年必買的防曬,但現在已經不再購買了,我會選擇一些可以替代的產品。”鄭州市民小陳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用她的話說,替換并不會讓皮膚變差,國產品牌的防護效果也不錯。
剛剛購買了資生堂紅腰子精華的小敏很不安。連日來,她多次與品牌店客服溝通,詢問產品是否安全,有無檢測說明。對于產品安全,客服給的回復是,資生堂品牌始終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嚴格監管,“我們在中國銷售的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您放心使用。”
其實,對日系化妝品的質疑并不是這幾天才有的。
今年6月份,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設備進行試運行時,就曾引發一波日妝“退貨潮”,多個日系化妝品牌以不同解釋方式“自證清白”。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5月份開始,從日本進口的化妝品就已經出現明顯下滑。
再往前翻,2022年,法國趕超日本成為我國進口化妝品金額第一,日本則出現了2019年后首次出現對中出口化妝品金額負增長的情況,同比減少9.12%。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日本進口化妝品明顯下滑是多種原因形成的,“核污染水的排放是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涉及到化妝品使用原材料的安全性,更多的涉及中國人的情感。實際上,核污染水排海的決策出來之后,就已經傷害了全國,甚至是全世界。”
對此,中原科技學院副教授劉靜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化妝品市場的監管,嚴把產品質量關和安全關,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要選擇有可靠的信息來源和質量認證的產品。
國貨上位在路上?
“確保不會出現問題”,連日來多個品牌重復著這樣的話。SK-II、植村秀、資生堂、無印良品、花王、高絲等品牌旗艦店客服均表示,國內所售產品都經過經過嚴格的產品質量和安全評估,符合中國相關標準。
不過,這樣的聲明似乎很難完全消除消費者的顧慮。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不少博主列出“避雷清單”“替代合集”。值得注意的是,此類清單里出現不少國貨品牌。
產品遭退貨,銷售額下滑,日產化妝品雪上加霜,國貨化妝品“上位”還遠嗎?
在宋向清看來,目前出現的日系化妝品退貨潮,中國化妝品更容易獲得更多的市場和消費者,“國貨化妝品上位就在路上,并且有望占領化妝品市場,成為行業的領頭者、市場的主導者。”
他分析,不論是原材料技術還是價格,產自中國的化妝品已經成中國市場的主流。與日韓等國的化妝品相比,國貨并不差,甚至還要好。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成分”化妝品市場規模為545.7億元,預計5年內將翻倍至1000億元。同時,“中國成分”產品2022年線上渠道的平均單價為414.6元,與外資品牌的單價差距從2.5倍縮小至1.4倍。
在今年“6·18”大促中,某平臺針對肌膚緊致、抗皺功效的科技護膚品開賣4小時即獲得50%以上的銷售額增速,其中,珀萊雅、薇諾娜、可復美、優時顏等國產化妝品品牌穩居銷售額破億榜單。
在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飛飛看來,國貨品牌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國家對新原料申報的支持和放開,使國貨企業可以聚焦本土的優勢原料,保證安全性和功效性的同時,打造差異化競爭,在國際品牌中占據一席之地。
趁勢而上讓消費者對國貨說“買買買”
在很多中國消費者心中,國貨已經成為Top 1。多個社交平臺上,網友分享了不少化妝品里的國貨之光。
但是,在本次風波中,消費者尤為關注原料產地。記者注意到,受多方影響,目前已有國產品牌公開宣布改換原料。
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尚靖認為,日本原料里的乳化劑、油脂和一些保濕劑性能突出,企業不用急于替換,做好原料批次間核輻射檢驗,嚴控產品質量即可。
部分消費者對日系產品說“不”,并不一定對國貨說“買買買”。
面對機遇,中國化妝品牌如何趁勢而上?
王飛飛說,企業的研發投入要找準化妝品未來發展的核心技術點,如原料的研究、高端制劑的研究、復配機制的研究等。要與頂尖高校合作,將前沿科技與產品結合,更好地提升產品力。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胡鈺博士建議,我國龍頭化妝品品牌可抓住機遇,做大做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優勢。還可借鑒歐美、日韓等國化妝品的發展路徑和方式,形成中國經驗,讓消費者買的安心,用的放心,才能牢牢抓住消費者。
宋向清表示,中國的化妝品牌可以加大創新力度、市場營銷、品牌宣傳,使國貨化妝品迅速填補因退貨、抵制而形成的市場空白,從而壯大國產化妝品產業規模。“最重要的是產品質量、原料來源。要快速打通國外銷售渠道,讓國產化妝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迅速延伸到國際市場,豐富多元化的市場結構,確保化妝品市場能夠快速進入擴張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面對如今國內市場的外資品牌,國貨化妝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差異化定位,切入細分市場,用心做產品、沉淀口碑,“彎道超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