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昌/文 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
中國氣象上規(guī)定,24小時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然而7月31日上午10時至11時,北京豐臺千靈山遭遇的最大小時雨量就達到了118毫米!加之臺風(fēng)“卡努”將至,忽遇暴雨該如何正確自救,成了民眾關(guān)切的話題。
8月1日,大象新聞記者采訪了曾多次參加地震、洪災(zāi)救援的藍天救援隊員要進召,整理出一份暴雨自救指南。
【自救指南】戶外忽遇暴雨該怎么辦?
“在暴雨來臨前,一定要及時關(guān)注官方發(fā)布的暴雨預(yù)警信息,了解暴雨的類型、強度、時間和地點等情況。不同類型的暴雨對人們的影響不同,在了解暴雨類型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采取相應(yīng)的自救措施。” 要進召介紹道,在收到暴雨預(yù)警后,有條件的最好待在屋里,遠離窗戶。當(dāng)暴雨預(yù)警升級為黃色時,要盡量避免在戶外駕乘車輛;而遇到橙色和紅色暴雨預(yù)警,此時暴雨可能已經(jīng)或即將導(dǎo)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漲、地面交通中斷、輸電線路中斷等災(zāi)害,應(yīng)立即尋找安全建筑躲避,等待降雨停止。
那么,如果身處戶外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雨時,究竟是該就地避險還是涉水回家?要進召表示,正確的做法是先判斷周圍環(huán)境,遠離低洼和可能有觸電風(fēng)險的地帶。“地鐵站、地下車庫、下凹式立交橋,帶燈箱的公交站都是危險地帶。”要進召介紹道:“公交車站雖然有頂棚遮雨,可站臺的燈箱容易發(fā)生漏電,從而讓公交站周邊的水體帶電。我們身體在水中時電阻相對減小,在周邊行走,容易產(chǎn)生跨步電從而導(dǎo)致人體觸電。”
“如果遇到積水,盡量不要輕易涉水。路面積水較深,會有被沖倒的風(fēng)險。”要進召補充道,如果確實需要涉水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切勿單獨行動,而是要與他人一起排成縱隊,面向水流方向進行移動,有條件最好用長棍探路,確認(rèn)暗流漩渦、障礙物以及打開井蓋的下水道等。
此外,如果在駕乘車輛時忽遇暴雨,要密切關(guān)注路面積水情況,選擇駛往地勢較高的地方。如果車輛被淹,應(yīng)立即打開車門撤離車輛,尋找地勢高的地方避險。要進召強調(diào)道:“遇到險情時最重要的是頭腦冷靜,發(fā)現(xiàn)被困及時撥打救援電話待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此時切勿貪戀財物!”
【拓展閱讀】北方一年的雨為何都下在了暑期?
氣象上有個“七下八上”的說法: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國華北、東北地區(qū)降水最為集中的一段時期,它還有個學(xué)名“華北雨季”。按照雨季防汛標(biāo)準(zhǔn),有時候“七下八上”的“在崗”時間也可以延伸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約為一個月。那么,為什么北方一年的雨都下在了這個時期?
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風(fēng)向北推進到了華北地區(qū),同時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北抬至北緯30度以北區(qū)域,副熱帶高壓就像一個水汽“傳送帶”,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為華北地區(qū)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這些暖濕氣流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愛相殺”,就給北方地區(qū)帶來了強降水。
當(dāng)然,暴雨的產(chǎn)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瀾:太行山脈呈南北走向橫亙于華北中部,是東部地區(qū)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對華北天氣系統(tǒng)特別是暴雨有著重要影響。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