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子琪
進入2023年朱鹮繁育季的河南董寨異常繁忙,山林間陸續出現了剛剛孵化的朱鹮幼鳥的身影,赤紅色的羽翼在樹叢中展露生機。
(資料圖片)
記者從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截至5月25日,今年的繁殖季,河南羅山野外朱鹮已成功孵化出81只雛鳥,也是野外配對數量,孵出雛鳥數量最多的一年。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朱鹮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治學介紹,目前活躍于野外的這些野生朱鹮,都是繁育站此前放歸的。“最初放歸朱鹮進行自主繁育,目前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小朱鹮了。”
為了觀測到這些野生朱鹮的一舉一動,工作人員一年四季都忙個不停。繁殖季沒有開始的時候,他們就鎖定了野生朱鹮習慣生活的四十多片巢區。因為朱鹮在野外分布的位置比較廣泛,往往觀測人員需要花上好幾天才能記錄下它們的活動。
“進入四月后到四月底這段時間,我們在野外陸續發現了剛孵化的朱鹮幼鳥。”黃治學介紹,在羅山地區野外放歸的這些朱鹮經歷了緩慢的繁殖時期,目前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自2013年起,董寨自然保護區開始在大別山地區野化放飛朱鹮,截至2021年底共放飛了127只朱鹮。放飛之后,工作人員采用衛星定位、無線電遙測和持續跟蹤的方法對它們進行野外監測。
從那時起,為了提高附近村民的保護朱鹮意識,黃治學還會帶著工作人員一起走街串巷深入基層當中,發放朱鹮宣傳畫報、宣傳冊,給當地居民普及朱鹮保護的知識。
經過多方共同的努力,這些放歸山林的朱鹮也在逐步擴大著它們的生存版圖。目前羅山縣已經成為朱鹮野外種群數量最多的遷地保護基地,截至2022年底,通過人工放飛和野外自然繁育,當地朱鹮野外數量已經達到400只。
黃治學表示,野外的朱鹮的活動區域已經從大別山輻射開來,不僅周邊縣市出現了它們的身影,就連湖北也出現了從羅山“走出去”的朱鹮。“未來,希望這些野生朱鹮可以走向鄂豫皖地區,奔赴到更遼闊的天地。”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