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吳紫翼/文、視頻
“開飯,今天吃炸醬面!”中午12點,鄭州市鄭密路南三環橋下,兩口大鐵鍋正騰騰地冒著熱氣,鍋中醬鹵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散著,附近數百名務工人員和環衛工人排隊等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22日,是43歲的樊敬召連續當街做午飯的第80天,起初是為了在疫情期間給務工人員在用餐上提供便捷,但與他們接觸時間久了,工人們節衣縮食的境況觸動了樊敬召的內心,他說:“我不想停下手里的鍋鏟,我不忍心。”
從幾十份,到上百份;從三個人的愛心團隊,到數十名粉絲自發做起志愿者。樊敬召決定,這份橋下的愛心午餐將會延續下去,讓附近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都能有口熱乎飯吃。
初心的由來
樊敬召本職工作是為高校食堂供應食材。要說為何當街做起了愛心午餐,還要從三個月前的一次特殊經歷說起。
2022年11月疫情期間,樊敬召在所在社區當起了志愿者。一天晚上,樊敬召開車回家路過立交橋時,一位躺在地上穿著單薄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樊敬召連忙下車查看,發現該男子破爛的衣衫下還放著幾個發霉的饅頭。沿著橋下向遠處走,還有數十名等活的零工人員,“當時因為疫情,更為了省錢,他們就買些饅頭充饑。”
眼前的這一幕令樊敬召心酸不已。回家后,樊敬召隨即與家人朋友商量,決定與兩位好友給務工人員免費提供午飯。
從未下過廚的樊敬召,這次愛心行動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剛開始我們三個大老爺們真的很難,米蒸糊過,包子也不會包,狀況百出。”樊敬召邊看教程邊做菜,實在不會了就視頻通話請教父親。
起初,樊敬召在距離鄭州市中心約二十公里的一家農家院做飯,然后用車拉到南三環橋下,之后,這個“愛心餐吧”在路邊臨時支起了鍋,胡辣湯、燴菜、炸醬面......每天的午餐不重樣。
“今天是我為他們做飯的第80天,最多的一天發了700多份午餐,不算其他愛心人士的資助,買菜加幫扶現在已經花了30萬了。”2月22日接受大象新聞采訪時,樊敬召如是說。
停不下來的鍋鏟
從幾十份到幾百份,用餐人員也逐漸增多,時間久了,一些來吃飯的人把樊敬召當成了知心大哥,而樊敬召對大家的情況更是了如指掌。
大象新聞記者前去樊敬召的愛心午餐處探訪時,他指著現場的人一一介紹,“穿黃色外套正洗菜的阿姨家里有個重病的女兒,平時來這附近找找零活兒;那邊切菜的大哥年輕時干活腰上落了病根,現在也很難找到活干......”
近三個月的愛心午餐讓不少人認識了樊敬召,而這并不是他第一次做公益,一些網友會親切地稱他“鄭州八哥”。
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因牽掛當地的親人,樊敬召隨即前往,在現場他結識了數十名志愿者,臨時組建了一支志愿者團隊,按照年齡樊敬召排行第八,從此身邊的朋友也都稱他為“八哥”。
救援工作結束后,樊敬召留在了青海做生意,這位“中原義工”在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的道路上也從未止步。比如,給當地小學和敬老院捐款捐物,已經堅持了多年。
2021年,樊敬召再次回到鄭州,工作之余也能照顧家中老人。如今,樊敬召每天中午都會在立交橋下為附近的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午餐,其愛人喬春霞則在一旁做直播,“我們希望周邊需要幫助的人都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網友知道了樊敬召目前在做的事。“有愛心網友來捐贈米面油,也有人來參與做飯,反正以各種形式吧,加入咱們的愛心行動。”
這份“愛心午餐”還要做多久?樊敬召笑稱現在停不下來了,“我不想停下手里的鍋鏟,努力給更多需要的人一口熱乎飯。”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