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王琳陳鄭伊
5G在城市中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為城市發展“提檔加速”,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2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 “實事惠民生聚力謀出彩”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去年3700個老舊小區配套通信設施“提檔升級”,惠及60萬戶。而在窨井蓋的治理中,更有一批窨井蓋像人一樣率先擁有了“電子身份證”,為市政設施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提供支撐。
【資料圖】
河南實現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
推進城市窨井設施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與群眾生活幸福感息息相關。
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孫力在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全省信息通信業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配套通信設施改造的小區共3700個,涉及60萬戶;窨井蓋整治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整治窨井蓋2.75萬個,試點安裝智慧井蓋940個,切實維護了城市公共安全和群眾“腳下安全”。
此外,記者留意到,2022年河南完成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37.9億元,新開通5G基站5.6萬個,提前超額完成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新增5G基站4萬個”的目標任務,5G基站總數達到15.32萬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全省100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到99%,居全國第1位;1000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到21.2%,居全國第2位;鄉鎮以上區域實現千兆光網全覆蓋,鄭州、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南陽、信陽、濟源等9市獲評全國千兆城市,2022年度獲評數量居全國第2位。
越來越多窨井蓋植入“電子身份證”
在此次發布會上,記者留意到一個有趣的地方,原來窨井蓋也可以像人一樣擁有自己的“身份證”。
孫力介紹,運用科技手段,通過5G智能傳感器為窨井蓋打造“電子身份證”,建立電子檔案,對窨井蓋進行精準監測、精準治理,提高窨井蓋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事實上,早在2021年,由省住建廳印發的《河南省城市公共區域窨井蓋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中就提到,經過整治后的窨井蓋將有自己的“電子身份證”,即統一規范的窨井蓋標識,內容包括編號、類別、產品型號、執行標準、規格材質、承載等級、生產日期、管理單位等相關信息,建立起“一路一檔案、一蓋一編號、一井一權屬”的電子檔案。有條件的地區,還將結合開展窨井蓋智慧化升級改造,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逐步提升窨井蓋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以漯河為例,去年7月份,漯河街頭的一批窨井蓋加入擁有“電子身份證”的智能井蓋隊伍。資料顯示,這些窨井蓋被裝入了5G智能模塊,當井蓋發生異常震動、傾斜、高溫,或者井內水位達到警戒值時,5G智能窨井蓋系統會及時將報警信息傳輸到監測平臺進行預警。
“省通信管理局將持續開展老舊小區配套通信設施改造、窨井蓋整治,”孫力表示,下一步,將加大資金投入,提升老舊小區通信網絡服務能力,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的信息通信服務。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