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馮靖雯
2022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成效如何?
(資料圖)
2月1日,記者從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圓滿完成PM2.5、PM10、二氧化氮、重污染天控制目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主要城市中連續三年退出后20位。
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生態環境處處長劉洋介紹,主要指標中:PM10年濃度77微克/立方米,在全省正排第8;PM2.5年濃度45微克/立方米,在全省正排第4;NO2年濃度27微克/立方米,改善率在全省正排第1;SO2年濃度8微克/立方米,CO年濃度1.3毫克/立方米,O3年濃度178微克/立方米。
網約車新能源占比達到51%
2022年,鄭州市按照減污降碳的總體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優化結構,標本兼治。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全面梳理鄭州市“兩高”項目,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建設;組織排查鄭州市低效產能,有序推動爐窯企業退出市區。
能源結構調整方面,鄭州市累計引入外電234.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1.1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累計達到111萬千瓦;累計新增集中供熱入網面積533.5萬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203萬平方米。
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方面,鄭州市網約車新能源占比達到51%;鄭州市新增新能源水泥罐車451臺,新增環衛車輛202臺,新增純電動公交車550輛、氫燃料公交車100輛;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及燃氣汽車淘汰任務,全年累計注銷機動車30261輛,累計回收拆解各類型車輛33694臺。
績效分級幫扶惠及企業1400余家
協同控制,綜合治理。低效治理設施提升方面,完成321家工業企業低效VOCs治理工藝提升,完成34家工業企業低效除塵治理工藝提升,鄭州市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面,先后完成135家企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完成323家涉VOCs排放大戶治理設施監測評估;完成泄露檢測與修復項目2項,修復點位62個;完成4個產業集群揮發性有機物“一園一策”方案編制。
績效分級培育提升方面,累計開展績效分級幫扶指導37次、惠及企業1400余家;鄭州市累計評定B級以上企業574家,其中,A級企業122家,B級企業360家,績效引領性企業92家。
提升能力,加強監管。面源污染防控方面,完成露天礦山綜合治理項目5個。組織開展鄭州市建筑工地、閑置土地等揚塵源規范性排查整治行動,對施工工地實施精細化分類管理,嚴格落實“8個100%”要求。移動源監管方面,完成柴油貨車用車大戶入戶抽測39171輛,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性監測10040臺;完成加油站監督性抽測643座次、儲油庫監督性抽測5座、油罐車監督性抽測57輛次。智能監管方面,航空港區、中牟縣、新鄭市電子通行證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鄭州市VOCs自動監測站建設2個;完成工業企業在線監控設備安裝并聯網34家;累計完成施工工地智慧化提升設備安裝項目1206個。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