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昌/文 李莉蕓/視頻剪輯 受訪者供圖
旅居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河南退休教師陳安吉,三年沒回國了。
一次給歐美學生講課時,恰逢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陳安吉講到“中秋”一詞時顯得有些五味雜陳:“中秋,mid-autumn,在中國,這是一個讓人想家的日子。”
【資料圖】
在澳大利亞工作的鄭州女孩黃欣雨同樣思念家鄉,沒能見到外婆最后一面,成了她終生的遺憾。
如今,入境新政的調整,讓陳安吉、黃欣雨等在海外的中國人興奮不已——1月8日起,我國將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其中一項政策是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
陳安吉稱,看到消息的一瞬間,“華人群里就沸騰了,有人當時就說趕緊訂機票”。黃欣雨也開始計劃回國探親,并且要帶著男友一起領結婚證。而初到英國留學的于小音,直呼自己是趕上新政策的幸運兒——以后想回家就回家,再也不用擔心了!
旅居美國的退休老師:
看到入境新政,群里沸騰了
“想念國內的一切。”整整三年沒能回國探親,陳安吉表示:“為了能早日回家團圓,每天關注機票價格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在余光中的詩歌中,鄉愁是郵票、船票,是海峽,對我們而言,鄉愁是因疫情原因而價格高漲的機票。”陳安吉表示,由于疫情,這兩年回國機票的價格高到離譜,“無論是從紐約到上海,還是從洛杉磯,或是達拉斯,各地回國的機票我都在關注,最高時已達到超10萬元一張,還一票難求。”此外,之前回國需要集中隔離的政策,也讓許多像她一樣的華人望而卻步。
為了排遣鄉愁,當地華人經常會親手制作家鄉的美食,帶到一起聚餐。
一次,陳安吉制作了工藝復雜的開封小吃灌湯包,在聚餐時,溢滿湯汁的包子備受大家歡迎,成為了聚餐當天的最佳菜肴,但陳安吉心里卻有些失落:“其實和正宗的開封灌湯包相比,味道要差很多,但在異國他鄉能吃上這一口,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年前國家衛健委發布對新冠實施‘乙類乙管’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就有人轉發到了我們當地華人群,一瞬間群里就沸騰了。”陳安吉說:“大家都是歡呼雀躍的狀態,有人當時就說趕緊訂機票今年要回家過年,有人甚至已經開始念叨燴面、火鍋、生煎這些家鄉的美食了。”
面對新政策,陳安吉自己也是心花怒放,“去年下半年,機票價高、難搶的情況開始有所緩解,近期回國的單程機票大概要3000多美金——這和疫情前往返1000美元的價格相比,還是有些貴。”不過陳安吉表示,自己已經計劃把教學交接好后,在三四月份回國探親,“終于能回家了,感覺真好!”
在澳大利亞工作的鄭州女孩:
計劃和男友回國領結婚證
“去年過年時,我外婆去世了,因為我在國外,我媽瞞了一個月才告訴我,那段時間特別難受,但又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提起這段經歷,在澳大利亞工作的鄭州女孩黃欣雨至今心痛不已。
2019年2月,黃欣雨回國探親后重返澳大利亞工作,至今已經有近四年時間沒能回家了,“澳洲回國機票最貴的時候要七八萬元一張,外加還要自費隔離,經濟壓力太大了。”
疫情肆虐的三年中,她所在的城市阿德萊德由于地廣人稀,沒受到太長時間的封控,而她朋友所在的墨爾本,由于疫情嚴重而被連續封城數月之久。
如今,澳洲疫情防控政策徹底放開近一年時間,當地人的生活也有了新變化。“核酸檢測點相對較少,需要開車去找。找到了不用下車,開窗就給免費做。”黃欣雨介紹說,放開后,自己也被感染了奧密克戎B2,癥狀就像是普通的發燒感冒,很快也就恢復了。
得知即將對新冠實施“乙類乙管”的消息后,黃欣雨形容自己的心情“一下就明朗了”。“原來回國除了要隔離外,還要辦很多手續,要做PCR,抽血、化驗,甚至還有要求多長時間內不能感染新冠。”她稱:“以后就不需要了。”
歸國心切的黃欣雨查詢航班信息后發現,現在從澳洲回國的航班還是很少,且價格仍需兩三萬元,是疫情前的近十倍,但她堅信未來會慢慢回落。
黃欣雨對未來返回祖國后的情景充滿了憧憬:去參加閨蜜的婚禮,和正在澳洲讀博的男友回國領證,“經過這幾年,希望未來就全是好事啦!”
初到英國的留學生:
我是趕上新政策的幸運兒!
與其他受訪對象迫切想要回國的心情不同,收到英國利茲大學商學院錄取通知書的開封女孩于小音,在去年9月中旬為了學業逆向邁出國門。她回憶說:“當時的情況下,出國倒并不麻煩,除了國內乘飛機時需要做核酸外,其他就是正常的出國流程。”
來到英國后,她驚詫于絕大多數人都不戴口罩的現狀。
于小音表示,自己來到利茲后,仍然保持著佩戴口罩的習慣。此外,她還在積極提升自己的免疫系統,目前正靠著補充維生素C和練八段錦來健身養生。這些因素,也讓她成為了宿舍五人中,兩個沒陽的人之一。
國內即將實施新冠“乙類乙管”政策,于小音直稱自己幸運,“雖然現在還暫時不考慮回國,但是我知道,自己有選擇了,想回去就能回去,不用像過去那樣為票價、為隔離而糾結了,所以我覺得自己真是個幸運兒!”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