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資料圖)
“為什么感覺身邊的無癥狀感染者越來越少?”
這一話題引發熱議
象象也百思不得其解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陸續進入“羊圈”
什么發燒、咳嗽、流鼻涕、全身疼
網友曬滿了各種癥狀
大家都是嘎嘎難受
已經陽了的在曬癥狀
等“陽康”
沒有陽了的在“幻陽”
等陽來
于是很多同學
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
咽一下口水,看喉嚨痛不痛
摸一摸額頭,看有沒有發燒
猛吸一口氣,看鼻子堵不堵
上述情況都沒有……
太好了
今天又是“陰”的一天
本月初
廣州市一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
本輪疫情廣州市的無癥狀感染者
占感染人群總數約9成
有網友表示
之前每天看疫情數據
到處都有那么多無癥狀
現在怎么反而沒有了?
那么有個未解之謎出現了
無癥狀感染者都去哪了?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胡洋稱
實際上無癥狀感染者的數量
依然占有相當高的比例
之所以大家感覺身邊無癥狀感染者的數量很少
是因為沒有癥狀的人沒有在朋友圈“曬陽”
他們屬于“沉默的大多數”
國家衛健委專家吳浩
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感覺
是因為檢測策略和防控措施發生了改變
以前基本都是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靈敏度高于抗原檢測
而現在許多居家隔離的民眾開始采用抗原檢測
許多無癥狀感染者通過抗原檢測試劑盒無法測出
這就造成有癥狀的感染者占比較多的“錯覺”
所以
還沒陽的盆友
有沒有可能
其實你已經感染了自己卻不知道?
有沒有發現自己是無癥狀感染者
要出來冒個泡的?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2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