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5G現場記者 佑龍
12月19日,經過多方協調共同努力,來自鄭州的愛心“暖男”劉力溶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位素不相識的未成年血液病患者生命,成為鄭州市第386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劉力溶也是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例以新型冠狀肺炎康復者的身份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今年36歲的劉力溶是一名新能源行業從業人員。他平時就熱心公益,經常獻血。2021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劉力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造血干細胞捐獻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就毅然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期待著有一天也能為患者送去生命火種。
時隔一年,22年8月,正在工作中的劉力溶接到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稱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又驚又喜的劉力溶當即同意進行下一步工作。此時,由于患者病情嚴重,高分體檢工作需要同步進行,盡管工作繁忙,但劉力溶仍然義無反顧選擇救人,并于百忙之中擠出時間配合工作,這一善舉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體檢完成后,劉力溶一直關心患者情況,多次主動聯系,想要盡快完成捐獻,早日救助患者。然而,當醫生制定好捐獻計劃時,受疫情影響,劉力溶的捐獻也被迫暫停。12月初,鄭州各企事業單位陸續復工復產。為了盡快捐獻救人,經過多方協調,劉力溶的捐獻時間最終被定于12月16日。
然而,12月12日,在辦理入院手續時,劉力溶被檢測出新冠肺炎抗原陽性,捐獻過程再次按下暫停鍵。但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劉力溶又是無癥狀感染者,根據國家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在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省分庫的溝通安排下,捐獻工作最終重新啟動,定于12月15-19日完成捐獻。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為了順利完成捐獻,劉力溶每日早晚自己到醫院注射動員劑,他說:“過程雖然艱難,但能挽救患者就是我最大的幸運!祝愿小患者早日戰勝病魔,收獲健康快樂的童年!”
據了解,劉力溶老師目前抗原已轉陰,他也是我省第一例“陽”后的捐獻者。隨后,會有越來越多的“陽”轉“陰”志愿者加入捐獻的隊伍。疫情下,造血干細胞捐獻參照無償獻血標準執行 明確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陽性結果7天后可以獻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復6個月后可以捐獻。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1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
頭條 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