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高冬麗/文 徐翯浩/視頻
(資料圖片)
“見字如面,中科一的孩子們……”這是李炬給居家網課的學生們每一封信的開頭。
李炬,人稱“炬姐”,鄭州中學一名英語老師,也是高一中科一班的班主任。
10月31日起,鄭州中學的高中生們正式開始網課,每天手寫一封信也成為李炬的“必修課”。
早上6點多,李炬和往常一樣陪著學生們早讀。“每個人都要開攝像頭和麥克風。”這是李炬和同學們的約定。“學生們不僅可以看見老師,還能聽見伙伴們在努力。”
這個時候,聽著孩子們早讀的聲音,李炬一邊“監控”孩子們早讀的狀態,一邊寫信。
其實,給學生們寫信始于2020年,當時學生們第一次上網課,不少學生會感覺缺少了同伴而孤單,平時的千叮嚀、萬囑咐隔著屏幕就顯得蒼白無力。李炬說,從那時候起,她就嘗試著一邊陪伴著學生們早讀,一邊寫信,讓同學們感受到老師的愛及關注。
這次的網課,是高一學生在上高中兩個多月后第一次網課,她又重新堅持每天寫信與學生溝通。目前,她已經手寫了23封信,在這些信里,她時而是個操心老媽媽,諄諄叮囑;時而是個知心大姐姐,真誠分享;更多的時候,她是一位溫柔堅定、充滿智慧、嚴格要求的老師。
“用電腦敲出來的文字總覺得冷冰冰的,沒有溫度。”李炬說,手寫的信,學生們看到老師的字,更有一種親切感。“我也希望能通過寫信給孩子們增添一點陽光。”
“在抗疫中鍛煉,在逆境中成長”,這是李炬對學生們的期望,也是鄭州中學人對所有學子的期望。
書信節選——
信里有叮嚀——
孩子們,做好一日常規、一周常規,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課前課后,爭分奪秒,既然要面對,就做一個勇往直前的人吧,積極調整,認真準備,相信你定會為中科一氣質再添新力!加油,孩子們!
信里有理解——
在這一周里,雖迷茫過,但你前進的腳步依然堅定;雖嘗過苦累,但你依然堅持按時坐在桌前;雖厭煩了不停的重復,但你還在一遍遍磨煉;雖吐槽作業多和難,但你仍舊奮力死磕;早起的被窩令人留戀,但你毅然告別溫暖……孩子,感謝今天平凡渺小但默默耕耘的自己吧,他(她)的努力和堅持終有一天會顯現出意義,他(她)的奮斗和不屈終是前進的墊腳石。
信里有分享——
今日清晨起床,走在空曠的校園,深秋的風吹起地上的落葉,吹在身上,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往日喧囂的校園少了你們,感覺少了一些生機和活力;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登上釘釘,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屏幕上,聽著你們瑯瑯的讀書聲,我的心安定了,釋然了。
信里有提醒——
1.透過屏幕看你們,每一個專注的表情都很打動我,每一個偷懶的小動作也讓我盡收眼底,每一個飄忽的眼神都是對早起的辜負。
2.轉眼這已是網課的第3天,從視頻里,我看到大家各種各樣的狀態:有一直激情早讀的,專注且積極;有睡眼惺忪,迷瞪發呆的;有三心二意,糊弄遮掩的;有不露臉,偷偷寫作業的……網課是一場孤獨的旅程,是一個自我博弈的戰場,是一場自律的馬拉松,水落石出,誰在真努力,誰在假努力,潮水退去,我們就會看到誰在裸泳。
信里有“吐槽”——
多日陰霾,今日又見朝陽,精神不由得隨之一振。打開釘釘,進入會議,49小只盡管有個別走失,但又找到隊伍,積極努力,激情早讀,內心不由得為之一喜;早讀后來,要啰嗦幾點,但無人理會,一悲一喜中想通了很多道理,因為你們在忘我學習,所以,被忽略也讓我幸福。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