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周程新 史敦月
眼下正值蘿卜、白菜、紅薯等冬儲蔬菜的采收旺季,但受疫情影響,各地蔬菜外銷困難。
繼11月19日對接一批有采購需求的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現場采購了近一百二十萬斤蘿卜后。11月23日,大象新聞信陽運營中心再次派出多路記者分別前往平橋區明港鎮,羅山縣尤店鄉,光山縣十里鎮等地,實地了解蔬菜銷售情況。
(資料圖)
困境:蔬菜外銷困難賣出“白菜價”
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段灣村異常冷清。
村民們沖洗著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蘿卜,打包裝袋送上三輪車,準備發往市區。
“我們村地勢平坦,特有的沙壤土種出來的蘿卜多汁、脆嫩、纖維少,個頭勻稱。以前都不用發愁銷售問題,現在因為疫情等原因,外銷困難,只能在本市賣,價格一直上不去,量也達不到。”看著地里大片的蔬菜,該村種植大戶夏玉超有些頭疼。“目前種植面積有兩千多畝,每畝產量為6000斤到10000斤,基本都沒賣出去。”
距離段灣村數十公里外的羅山縣尤店鄉是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該鄉多個村依靠蔬菜種植持續增收,李灣村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也遇上了和段灣村一樣的問題。
李灣村村支書李正才告訴記者,李灣村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種植蔬菜。今年,全村種植蔬菜共2200多畝,除了前期已銷售的上千畝蔬菜,目前尚未銷售的白菜約800畝、蘿卜400畝。
“我們種植的是‘西瓜紅’蜜薯,軟糯香甜,非常適合蒸、煮、烤等方法來吃。今年種植了300多畝,現在紅薯都熟了,品質也非常好,但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天氣影響,銷售非常困難,還有50萬斤左右沒賣出去。”在光山縣十里鎮的北京新發地種植基地內,站在堆滿紅薯的倉庫前,北京新發地光山縣農業公司總經理白寶同樣心急如焚。
突破:政府媒體企業合力助農
為助農增銷,目前信陽市各級黨委政府正多方聯系機關單位、商超、批發商,并通過電商平臺等多種方式,積極拓展外銷渠道。
“了解到村民們的銷售難題后,目前我們鎮政府正在積極對接商超、企業等,也歡迎廣大客商前來購買!”該鎮宣傳委員余秋菊向大家發出誠摯邀請。
眾多愛心企業也加入到助農行動中來。
“作為咱們信陽的一份子,也想帶領我們的同事,帶著我們的誠意采購一些蔬菜,為咱們信陽做一點貢獻。”11月23日當天,看了大象新聞的直播后,隆慶祥信陽分公司政和店負責人文露云連忙驅車趕到明港鎮段灣村,采購了2000斤蘿卜。
如果您也有意幫助當地菜農渡過難關,“大象幫助農通道”持續開通,掃描下圖二維碼,或登錄大象新聞客戶端進入大象幫一鍵求助,我們將為農戶和助農對象搭建對接平臺,打通銷路,溫暖過冬!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
頭條 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