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評論員 陳思
從最早的一則簡訊、一次求助,到全省上下團結一心、如火如荼開展的助農行動,我們關心不只是滯銷的蔬菜,還是老鄉的生計。
這次“保衛蔬菜”過程中,河南上下做出了許多的努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手中助農的“一把火”,如何才能“一直火”。
此次蔬菜的滯銷,固然有疫情防控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疫情出現之前,一些地區蔬菜滯銷的問題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與蔬菜的季節性有關,也與我們散戶種植的現狀有關。
而此次助農過程中,社會各界的一些探索其實很具有啟發性。比如多多買菜這類的大平臺,提升應季蔬菜的銷售優先級,就可以迅速搭建起供需對接平臺;比如大象新聞·大象幫助農聯盟這類由媒體組建的助農聯盟,可以充分發揮融媒體傳播優勢,進行信息整合,消除產銷對接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比如一些有蔬菜存儲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始嘗試吸納原供貨市場之外的訂單……
我省作為農業大省,區位優勢明顯,農產品加工業也已成為我省萬億級產業。如果能設計好運營機制,將我省各物流平臺、電商平臺、信息平臺、實體產銷平臺的優勢進行疊加,將本次助農行動探索、實踐出的新方法“常態化”,那么我省農產品的“抗滯銷”能力也將極大增加。
一個菜農的難事也是天大的難事。當有了整體的“抗滯銷力”,自然也就有了“保護”每一顆蔬菜的能力。
打開APP體驗更佳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2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