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周程新
【資料圖】
“同一品牌同一規格的藥品,為何不同店家的售價差了這么多?”
近日,信陽市民劉先生通過大象新聞求助稱,其在自家附近藥店購買的某品牌藥品,價格為37元一盒,比他此前在其他藥店購買的便宜了8元,隨后他又去了幾家藥店,發現還有賣40元一盒的。
“藥品這種特殊的商品也可以隨意定價嗎?而且差距這么大!這種情況符合規定嗎?”
帶著劉先生的疑惑,11月15日,大象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信陽市比較有知名度的5家藥店,分別購買了劉先生同款藥品——由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每盒9片*4板/盒。
結果讓記者頗為意外,同一品牌同一藥品,5家藥店給出了3個不同的價格。
11月15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位于浉河區八一路步行街的張仲景大藥房,購買了該藥品,售價為每盒45元。
隨后,記者又先后前往附近的高濟美銳大藥房和大參林藥店,該藥品售價也均為每盒45元。
不過,當記者來到浉河區華佗大藥房時,發現該藥品每盒售價為40元。
最后,記者來到信銳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浉河中學大藥房,該藥品售價則為每盒37元。
這幾家藥店相距不超過1公里,藥品價格最高卻相差了8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1月17日,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信陽市浉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藥品在零售藥店,藥品價格屬于市場調節價,經營者根據市場情況自主定價,但必須明碼標價。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所需藥品時可以多去幾家藥店詢價對比。
記者將上述調查情況如實告知劉先生后,對方表示確認藥店定價符合規定就放心了。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