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評論員王曉娜
“小年輕人,不要動了餐飲的奶酪。”這句話,不是電視劇里狂拽酷炫的霸道總裁說的,而是出自一快餐品牌的商家之口。
11月12日,湖北黃石,一大學生點外賣發現疑似有淋巴肉,隨后,大學生申請退款并投訴舉報。11月14日,大學生接到商家電話被威脅,相關視頻、錄音引發熱議。
“這件事情,如果你跟我們深究道理,我們會動用公司、動用法律的。”電話里,商家口吻強硬、氣焰囂張。
雖然目前無法判定這塊肉到底是不是淋巴肉,也不知道商家是偶爾粗心,還是故意,但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商家拿公司品牌、法律給消費者施壓,怎么看,路子都不對。
淋巴有著吞噬病菌和病毒的免疫作用,含有大量病毒和病原體,萬一食用了病變的淋巴肉,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當消費者質疑菜品含有淋巴肉時,商家不是查明事實、解決問題,而是首先想到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背后得有多心虛?
生活中,這樣店大欺客的事情也不少見,此前,一畢業生租房遇到中介公司毀約,畢業生討說法時反被中介放狠話:“等著收律師函吧。”
面對消費者質疑,不自我反思積極處理,以為威脅兩句就能蒙混過關,只能說:你想多了。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