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事業部“小新問答”記者衛小新 新迪
11月14日上午,我的手機響起。“能再幫個忙嗎?我現在該怎么辦……”電話那頭,一位女士急切地問詢。一時間,我神經緊繃,腦海中即刻梳理信息——“這是誰”。原來打電話的女士在10月27日通過大象幫留言尋求過幫助。她的父親因病住院治療,受疫情影響,老父親一人在醫院成為了她最牽掛的事兒。
20多天過去了,我仍清晰記得,這是我加入大象幫后,接到的第一個求助人信息,幫的第一個忙。當時,我用自己手機聯系了求助人。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候,電話那頭,求助人忍不住哭了起來,一時沒了主意。耐心安撫她后,我打通了醫院的電話,問詢其父親在院治療情況以及后續治療計劃等,并給求助人再次致電回復。
(資料圖)
本以為幫扶到此就結束了。但讓我沒想到,她還會再次撥通我的電話。醫院說她的父親可以辦理出院,但要去指定的定點酒店進行隔離。該去哪?問誰?對求助人來說,又犯了愁。接通電話后,我給她出主意、想辦法,很快,當天下午,這事兒就辦妥了。其實,我也很感謝她對我的信任,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在她作難的時刻,能第一時間想到“小新問答”的記者衛小新,想到大象幫,這也是對我和我們的信任。
作為新聞事業部“小新問答”的一份子,在大象幫的平臺上,每次幫扶都是用自己手機打出去,有時一個手機不夠,把老媽的手機也用上。每撥通一個求助人的電話,我都會跟對方說,“這是我電話,有需要隨時打給我”。這期間,我的手機儼然成了“熱線”。類似持續的幫忙還有不少。有的求助人是打來電話,有的是發信息問,還有的是加了微信問詢。
成都來這位求助人,落地后被賦黃碼,但此次他來鄭州是為親人辦理后事。怎么進殯儀館,如何收拾老人遺物……他在大象幫留言后,我給他致電,多方想辦法,我找到老人所在養老院,找到了養老院所在社區街道,甚至兩次找到12345鄭州市政務服務熱線,促成三方通話近半小時。為了能讓求助人盡快變碼,我把能問的渠道都問了一遍。好在,最后在社區的幫忙下,求助人變了綠碼。隨即他們處理了老人的后世,定了返回成都的機票。返回前,求助人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接連兩天的幫忙,對彼此陌生的我們來說,求助人能感受到的,是我們的真誠和盡力。
就在寫這篇手記時,又有求助人在我在微信留言,尋求轉院的幫忙。家住平頂山的這位大姐,孩子急病要轉院。轉到哪家醫院?是否有慈善基金能幫助本不富裕的他們……都是我要挨個幫他們問的。
我想,幫忙路上,每一位幫忙記者,是在用良心與良知感同身受每一位求助人的問詢,能幫上忙,我心里也暖暖的。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們的這份用心、真誠和付出。
急需就醫該咋辦
生活物資咋保障
流動人員去哪做核酸
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有哪些
……
如果您有相關緊急事宜
掃描二維碼一鍵求助
您的“急愁難盼”
將直達河南廣電全媒體和相關黨委政府部門
APP內打開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