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11月10日,共和黨在美國眾議院435個席位中已贏得了211席,民主黨贏得了192席。盡管共和黨未獲壓倒性優勢,但也意味著拿下眾議院多數席位已成定局。
在參議院,則出現49比48的膠著局面,共和黨可能無法獲得多數黨席位。
隨著選舉的結果不斷揭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場選舉將以共和黨奪下眾議院、民主黨則有可能保住參議院這樣一個“平局”的結果收場。
亂象叢生
(相關資料圖)
點票機故障。美國中期選舉日當天,亞利桑那州馬里科帕縣超過30%的點票機器出現故障,導致有效選票無法計入以及選票未能成功讀取。該事件被那些“否認2020年選舉合法性”的人士當作把柄,聲稱8日的投票存在“選民欺詐”行為。特朗普8日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們正試圖用糟糕的機器和延遲來竊取選舉,不能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死人當選。據美國《紐約郵報》11月9日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名州議員在10月因病去世,但在中期選舉中,他仍然再次當選該州議員。美媒表示,該議員在10月9日因病去世,選舉官員已來不及更改選票,最終再次高票連任。據悉,當地很快將舉行特別選舉。
充斥“虛假信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9日評價說,美國中期選舉期間虛假信息泛濫,選舉工作人員遭到恐嚇,令人擔憂。歐安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多場關鍵選戰中,共和黨籍候選人質疑或拒絕接受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合法性,支持前總統特朗普關于選舉舞弊的說法。“毫無依據的選舉舞弊指控持續造成嚴重后果,表現為對選舉官員的騷擾和威脅”。
關鍵一州
在美國佐治亞州的聯邦參議員選舉中,由于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均未獲得過半選票,選舉進入“加時賽”,其結果或將再次決定美國參議院控制權所屬。此前,在2020年大選之后,該州選舉結果曾令民主黨成為參議院多數。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11月9日報道,共和黨候選人赫歇爾·沃克與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參議員拉斐爾·沃諾克在選舉中展開激烈角逐,兩位候選人均沒有獲得50%的簡單多數,因此兩人會進入為期4周的競選活動,并在12月6日進行決選。
作為傳統的南部保守州,佐治亞州有過悠久的種族隔離歷史。在本次中期選舉中,60歲的保守派政壇新人沃克和53歲的沃諾克均為非裔候選人。
佩洛西敗局已定
隨著共和黨奪得眾議院多數,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的眾院議長位子,就保不住了。
佩洛西本人也提前做好了鋪墊,當地時間7日受訪時,她透露自己受到丈夫遇襲一事影響,將決定是否“退休”。
以特朗普為代表的共和黨人,對佩洛西恨之入骨。特朗普執政時期,佩洛西曾當眾撕毀其國情咨文副本紙稿以示反對,特朗普痛罵她是“瘋婆子”,佩洛西也不甘示弱地回擊。
如今佩洛西大勢已去,不得不讓出議長寶座。而其對手——眾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正躍躍欲試,外媒稱其已與團隊擬好勝選演說,等待那一刻到來。至于加州眾議員的席位,有分析認為,佩洛西可能傳給女兒克里斯蒂娜·佩洛西。
“紅色浪潮”未現
特朗普很失望,拜登感覺很好
紅色代表共和黨,特朗普原本期待的是一波席卷全國的紅色浪潮,最終順利得到共和黨提名,為2024年再度入主白宮沖刺。結果“紅色巨浪”變成了“紅色浪花”,特朗普如何能不生氣?
這也引發了他們對特朗普吸引力的懷疑,以及這個政黨如果完全支持他,那么未來將面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這個政黨似乎處于危險之中。
因此特朗普的一些盟友也在呼吁他推遲下周宣布參加2024年大選的計劃。他們認為,共和黨的精力應該全部專注于佐治亞州,拿下關鍵席位。因為這個席位極有可能將最終決定共和黨能否控制參議院。
共和黨人沒有實現“紅色浪潮”對民主黨來說松了一口氣,拜登還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自己高興打電話祝賀民主黨獲勝者的照片。他表達了對民主黨的信心:“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所有的結果,但我們現在已知的是,媒體和權威人士預測的一場巨大紅色浪潮沒有發生。我知道你們可能不喜歡我的過分樂觀,但我在整個選舉過程中都感覺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現年79歲的拜登還透露,他仍然“打算”2024年尋求連任。
美國已割裂
這一次,有超過4100萬美國人通過親自前往投票站或郵寄方式提前投票,這是2021年美國國會山騷亂事件后,頭一回舉行如此大規模的全國選舉。
出現高投票率,是因為兩黨都把這次選舉作為影響2024年大選的最關鍵一戰,拿著沖刺大選的熱情和投入來迎接中選,抬升了選舉熱度。
兩黨都善于抓住本黨選民的“痛點”和情緒做文章,共和黨充分利用選民對2020年大選失利的不甘、對高通脹、弱股市的憤怒情緒、對邊境地區的移民危機作動員。民主黨也充分渲染中選失利后的嚴重后果,動員選民掀起“墮胎權保衛戰”、“民主保衛戰”、“執政成果保衛戰”。
因此本次參議院爭奪戰,更受矚目。
歷史正在重演?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后,參院處于50:50均勢,因為拜登政府副總統哈里斯的“額外一票”,民主黨拿下51:50的多數黨地位。
也就是說,本次中期選舉共和黨只需凈增1席,就能翻盤。兩黨都放手一搏,從計票過程可以看出,雙方勢均力敵,選票一路緊咬,差距始終拉不開。美國網友形容,這種差距微弱的激烈比拼,“讓全美國都捏了一把汗”。而美國總統拜登,將面臨艱難的施政環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專家董春嶺:這種膠著的選情恰恰是當下美國政治的真實寫照。一方面,這次選舉一定程度上是2020年美國“失敗的大選”的延續,當時民主黨優勢十分微弱,特朗普拒不承認選舉結果,認為民主黨“竊取了勝利”。另一方面,這場選舉也是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后,選區重劃所導致的矛盾的集中體現。
共和黨不少參選人之前揚言,輸了“不會承認選舉結果”,也一定程度上給選舉蒙上陰影。這只會進一步將政治矛盾轉化為社會矛盾,加劇美國國內暴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分析文章中指出,這場選舉不僅再次反映了美國目前的“兩極化”,而且一個分裂的政府意味著未來兩年里美國人將在動蕩和政府失能中度過,以及不斷目睹共和黨的眾議院和民主黨的白宮在一系列議題上撕得死去活來。
(綜合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紅網、楚天都市報)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