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社交媒體平臺臉書母公司Meta“元宇宙”CEO馬克·扎克伯格周二對數百名高管表示,公司將于當地時間周三早上開始裁員。此前報道稱,Meta將啟動公司史上首次大規模裁員,數千人將失業,很可能是今年為止科技行業的最大規模裁員。該公司管理人員已要求員工本周起取消不必要出行。
被裁員工或得71萬工資補償
知情人士稱,扎克伯格在周二的會議上看起來情緒低落。他表示,自己要為公司的失誤負責,他對公司增長的過度樂觀導致了公司人員過剩。扎克伯格在會議上介紹了廣泛裁員情況,并特別提到招聘和業務團隊也在裁員之列。Meta預計將于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上午6點(北京時間周三19點)左右發布一般內部公告,宣布裁員計劃,被裁員的具體將在上午被通知。
(資料圖)
扎克伯格 資料圖 新華社/路透
會議結束后,Meta多個部門的主管開始通知下屬裁員和重組的情況。Meta人力資源主管落里·戈勒對高管說,失去工作的員工將獲得至少四個月的工資,以此作為遣散費。根據美媒報道,Meta 2021年的員工年薪中位數約為29萬美元(約合212萬元人民幣),在美國公司中位居前列,相當于每月17.7萬元,四個月接近71萬元。
另據證券時報e公司援引《華爾街日報》,Meta此次祭出秘密武器“30天名單”,即上了名單的員工有30天時間在內部申請新的職位,否則就要離開公司。
戰略失誤 “元宇宙”投入過多用戶興趣寥寥
談到Meta的現狀,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Meta向元宇宙投入過多,實際上元宇宙并不是下一代計算平臺或未來的前景方向,這是戰略失誤。”
去年10月底,臉書正式更名為Meta,標志著公司轉型元宇宙。“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現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扎克伯格的“Meta”,并不是facebook改名,而是成立了一個叫“Meta”的母公司控股facebook。“Meta”的意思是“超越”,這個詞匯和另外一個“verse”(宇宙)組合在一起就是“超越宇宙”,也就是“元宇宙”的意思。
更名后,Meta股價近一年來累計下跌超過70%,是今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較差的股票。Meta自第三季度財報公布以來,市值蒸發近700億美元,目前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市值不到2600億美元。
一方面,公司收入面臨多重壓力:源于來自TikTok的強有力競爭,公司社交媒體這一核心業務出現停滯;由于蘋果公司變更隱私條款、要求用戶選擇可追蹤的設備,社交媒體平臺定向投放廣告的能力受到沖擊,廣告商撤掉大量數字廣告,而這部分收入是“元”公司收入主要來源。
另一方面,近來公司開銷大幅上升。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公司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下降了98%。在投資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以進一步發展類似Tiktok的短視頻平臺以及吸引廣告投放之余,公司為打造元宇宙,還加大對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實驗室的投入,去年年初以來已投入150億美元,但收效甚微。雖然公司花重金推廣其虛擬現實平臺“地平線世界”,但用戶興趣寥寥。上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地平線世界”的訪問量已降至不足20萬
資料圖:扎克伯格 新華社
對此,扎克伯格曾說,預計投資元宇宙需要約10年才能取得成果,其間他將采取多項措施削減成本,包括凍結招聘、關閉項目、重組團隊。而股東們似乎已對這一發展方向失去信心。大股東、知名投資機構阿爾蒂米特資本管理公司上月在致扎克伯格的公開信中說,“元”公司應裁撤人手、精減支出,在元宇宙方面收收心。
事實上,在扎克伯格力捧元宇宙之初,業內就曾有異議,VR(虛擬現實)硬件和內容的現實問題是主要隱憂。目前來看,這個曾遭遇反壟斷訴訟、因元宇宙而更名的昔日華爾街寵兒,正在面臨新的難題。
小扎:“有一群人不應該在這里”
扎克伯格上月26日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2023年將把投資集中在少數高優先級增長領域。這意味著,一些團隊將獲得有意義的增長,但其余大多數團隊將在明年保持不變或收縮。總體而言,我們預計到2023年底,規模將與現在大致相同,甚至略小于現在。”
更早的跡象出現在9月,當時有報道稱,Meta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削減至少10%的開支,部分手段則是通過裁員來實現。6月,Facebook削減了至少30%的工程師招聘計劃,扎克伯格警告員工要為經濟衰退做好準備,“實際上,公司里可能有一群人不應該在這里”,他說。
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由于人們將更多生活與工作內容轉移到線上,許多技術企業獲得蓬勃發展。作為擁有臉書、圖片分享社交應用Instagram以及移動通信應用WhatsApp的大企業,“元”公司2020年和2021年共擴招2.7萬名員工,今年前9個月又增加1.5萬余人。公司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數量已超過8.7萬,同比增加28%。
更多科技公司裁員“正在路上”
今年以來,亞馬遜、蘋果、英特爾、推特等科技公司已相繼宣布凍結招聘或開啟裁員,另據彭博社報道,美國10月份裁員公告同比增長多達48%,更多裁員“正在路上”。
上周,推特在發給員工的郵件中確認,將于當地時間周五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裁員。推特的安全與誠信主管Yoel Roth表示,裁員導致了大約50%的員工失業。截至2021年底,推特擁有超過7000名員工,意味著此輪裁員將裁去約3700個崗位。
日前,蘋果公司在表示目前已經暫停招聘除研發部門以外的許多職位;無獨有偶,亞馬遜也在同一周宣布因宏觀經濟前景惡化,已決定暫停招聘新的員工,而在上月初,該公司剛剛宣布將凍結其零售業務的招聘。
10月末,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英特爾將開始有針對性的裁員,并進行其他調整,包括減少工廠工作時間,以應對經濟低迷。稍早前,微軟宣布將在全公司范圍內裁員不超過1000人,涉及Xbox、戰略任務和技術組織等多個部門,而在今年7月,微軟曾表示計劃削減20多萬員工中的1%。
另一科技巨頭谷歌也傳出裁員消息。據知情人士稱,谷歌創業孵化器Area120的一半員工,他們需要在90天內在公司內找到其他工作。此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桑達·皮查伊曾表示,將在今年剩余時間里放慢招聘速度,并希望公司生產力提高20%。
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宣布,將裁去13%的員工,以更大范圍地節約成本,而在今年夏天,該公司已經裁減了2%的員工,并凍結了招聘;全球最大電腦硬盤廠商希捷也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3000人,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8%,預計從本財年開始每年可節省約1.1億美元。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史蒂夫·漢克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美聯儲繼續實施緊縮政策,那么美國經濟在2023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將高達80%甚至更高。
(綜合:央視新聞、鳳凰網科技、參考消息、北京商報、證券時報e公司、經濟參考報)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