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評論員 陳思
“昨天晚上到現在吃了兩包方便面,最后又罰了2000塊,讓我怎么回家,怎么交代……”近日,一段“貨車司機吃泡面被處罰”的錄音在網絡傳播,引發關注。
從山東濰坊開到寧夏中寧,貨車司機連夜開了一千多公里,終于到了目的地。只是沒想到卸貨還需要排長隊。饑腸轆轆之下,摘口罩吃了兩包方便面,沒想到卻要面臨2000元的罰款。這件事,任誰看到都要厭惡廠家的做法,同情貨車司機的遭遇。
而涉事公司也發表了情況說明,說這事與網絡上的描述有些出入。大意是:貨車司機不戴口罩與人閑聊,提醒多次仍未糾正;“處罰”的2000元是基于合同約定扣罰的違約金;2000元中供貨公司出1000,司機出1000,事情發酵后,司機的1000元被返還……
供貨公司也不傻,既然認罰2000元,很可能貨車司機的確有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
這件事,我們不能苛責廠家無情。如果因貨車司機導致疫情傳播、工廠停工,損失將是難以承受的。我們也不該責怪司機“博同情”。疫情期間,精神壓力大。罰款可能不過是致使情緒崩潰的“最后一根稻草”。
貨車司機群體對于物資保障、物流的暢通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還是建議廠區應該體諒下他們的不易,設置專門的隔離休息區,讓他們在一路辛勞之后,可以及時喝口熱水吃口熱飯。這遠比一罰了之,更有意義。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