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戲曲與課文相遇
在語文課本中的很多經(jīng)典故事,都展現(xiàn)著濃濃的家國情懷和傳奇色彩。河南衛(wèi)視《梨園春》特別播出季“課本里的戲曲”聚焦“中華美德、四大名著、心懷家國”三大主題,通過重新解讀經(jīng)典名篇,展現(xiàn)課文里蘊含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今晚19:30,六篇經(jīng)典故事,帶您再次走進“課本里的戲曲”。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戶織
(資料圖片)
一首《木蘭詩》瞬間喚起深埋記憶深處有關(guān)背誦課文的記憶。“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她替父從軍,孝順爹娘。“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她驍勇善戰(zhàn),智勇雙全。“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她淡泊名利,一心歸家。她就是花木蘭!
花木蘭喬裝男子應(yīng)征入伍,在行軍路上偶遇怨聲載道的“劉大哥”,她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說服了他,從而創(chuàng)造了人氣超高的豫劇流行曲“劉大哥講話離太偏”,閃耀中原大地。
在眾多的文藝形式中,花木蘭絕對是跨越古今、跨越中外的超級“IP”,之所以能得到眾多中外創(chuàng)作者的青睞,是因為花木蘭身上彰顯著中國特有的忠孝信悌,這也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呈現(xiàn)。
仗漢節(jié)牧羊,
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
隨著朗朗書聲,一段蘇子卿與現(xiàn)代的跨時空對話就此展開……若問他飽受饑寒否?蘇武渴飲雪,饑吞氈,天寒地凍、食不果腹,窮愁十九年。若問他思念親人否?寂寥的北海畔邊,蘇武無時無刻不想念襁褓中的孩子。若問他被漢天子誤解銜冤否?蘇武始終堅信大漢的父老姊妹、一草一木都無比牽掛他。大漢的山巒就是骨,泥土就是肉。
面對敵國屈辱不選擇“擺爛”,面對一時誤解不就此“躺平”。蘇武已然成為“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的中華楷模,也成為了孩子們心中名副其實的“孤勇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端坐在縣衙,窗外竹子在風中蕭蕭作響,濰縣縣吏鄭板橋好似聽到受災(zāi)百姓的哭嚎,擔憂不已。是年突發(fā)大澇,百姓逃荒,鄭板橋不顧仕途,冒險私自開糧放倉救濟災(zāi)民。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雖因此被貶,鄭板橋仍舊以蘭花之香、翠竹之節(jié)、怪石之骨,展現(xiàn)著著中國人的君子胸襟和錚錚風骨。
正直率真又不為官場束縛,多才多藝且又不失風趣,聽完這一段豫劇《清吏鄭板橋》,不得不感嘆:不愧是你——“人間寶藏”鄭板橋!
在語文課本中,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代表的四大名著永遠不可或缺。從英雄齊聚的水泊梁山到斬妖除魔的遙遙西域,勾勒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也寫盡了人情世故。
身穿金甲亮堂堂
頭戴金冠光映映
手舉金箍棒一根
足踏云鞋皆相稱
“他”風靡全球、火遍世界,不僅是取經(jīng)團隊中“實力擔當”,更是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猴王——孫悟空。
您敢信這位本領(lǐng)高強、技能百變、積極樂觀、不畏艱險的孫大圣,居然是咱河南老鄉(xiāng)?
在《山海經(jīng)》中大禹治水俘獲了一只怪物,而它被俘獲的地方就在河南省境內(nèi),怪物名叫無支祁,天生神猴,火眼金睛,研究者認為無支祁是悟空的原型之一,所以可以浪漫地認為孫悟空是咱們河南老鄉(xiāng)!
悄悄告訴你,還有一個小細節(jié),更讓人大吃一驚,無支祁也被壓到了花果山下,而且一樣是500年。這和悟空不能說像了,只能說一模一樣。
大雪飄撲人面
朔風陣陣透骨寒
彤云低鎖山河暗
疏林冷落盡凋殘
在課本《林教頭風雪神廟》中他俠肝義膽,善良安分,扶危濟困,家庭美滿,有穩(wěn)定的事業(yè)編工作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原本有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命運卻逼迫他英勇反抗。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正如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將他逼上梁山。
在京劇《野豬林》選段中唱段融寫景、敘事、抒情為一體,一氣呵成,典雅精致的唱詞,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將林沖凄美怨憤,壯志難酬的不甘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詩人王昌齡可謂是妥妥的寒門學霸,人生經(jīng)歷頗為豐富,緊跟時代潮流,響應(yīng)國家號召學道教、從軍行。離開長安前往邊塞的王昌齡,化身沙漠背包客,在塞外“窮游”。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人文天祥雖出身于書香門第,卻勇于戰(zhàn)場殺敵,并不是傳統(tǒng)的文弱書生,而是民族英雄,忠貞不仁,堅決抗元,在被元軍押解前往追擊宋軍途中,寫下了千古聞名的《過零丁洋》。
兩首古詩 ,一個激昂,一個悲壯。《詩中家國》用戲曲的方式,展現(xiàn)詩歌的魅力。以平凡的唱腔,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再現(xiàn)“文人風骨”。
鎖定河南衛(wèi)視《梨園春》
11月6日19:30
來一場“沉浸式”體驗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