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在文化惠民、文化便民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10月15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九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獲悉,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就上述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曾德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出臺實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促進條例》,把更好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納入法治軌道。
打造“家門口”的文化陣地方面,全省共建成各級各類博物館384個、公共圖書館166個、文化館205個、公共美術館8個、城市書房101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478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周末到博物館看展打卡、到圖書館讀書學習、去文化館聽課學藝、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日常。
匯聚“指尖上”的書香文韻方面,書香河南被省委納入“十個河南”重大部署,在全國較早出臺實施《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地方性法規,在全國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書香河南建設實施方案》,有11個方面的建設標準,讓閱讀蔚然成風。每年出版新書8000種左右,搭建了全國第一家個性化數字閱讀平臺——書香河南App,連續9年開展“4·23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全省綜合閱讀率去年提升到84.1%,居于全國第一方陣。
此外,河南廣泛開展“百城萬場”“群星耀中原”“中原文化大舞臺”“周末音樂匯”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每到周末,繁華地帶都搭建大舞臺,可以說是觀眾絡繹不絕,群眾熱情高漲;上線“文化豫約”“百姓文化云”數字平臺提供“菜單式”“訂單式”文化服務。每年開展活動的總場次達到了50多萬場,直接服務8000多萬人次,在全省建設鄉村“文化合作社”5936余家。
下一步,河南將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興業,大力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連通城鄉文化資源,持續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性、參與度、感知度、滿意度,在現代化河南建設中,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發展。(記者 段偉朵)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