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近年來取得了哪些考古成效?10月15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九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獲悉,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田凱就上述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河南省考古成果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時空節點
田凱介紹,眾所周知,河南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地。作為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搖籃和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河南從考古學一誕生就肩負著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偉大使命。過去幾十年間,特別是近十年,廣大河南考古工作者圍繞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等考古學文化持續開展研究,已逐步建立起各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明晰了各考古學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文化定位。在科技部主導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我省靈寶西坡、登封王城崗、新密新砦、偃師二里頭等重要遺址都是考古發掘研究的重點,我省廣大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工程中先后負責并參與了13個子課題的研究,成為該項目的中堅力量。
河南省考古成果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時空節點。通過綜合研究,目前已基本可以認定以下文化:
距今5800年前后,以靈寶西坡北陽平遺址群為代表的仰韶中期文化——廟底溝文化,正是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核心文化,被很多專家稱為“文化上早期中國的雛形”。
距今5300年前后,以鞏義雙槐樹遺址群為代表的仰韶晚期文化,已基本可以認定為初步意義上的文明形態。雙槐樹遺址發現的大型建筑基址,與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布局特點一脈相承;雙槐樹遺址周邊區域聚落層級分明,且發現多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址,表明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很可能已出現王權和古國形態意義上的國家。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各地陸續進入龍山時代晚期,出現了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等集中分布的中原城址群。距今3800年前后,偃師二里頭遺址已基本可以確定為夏王朝晚期的都城遺址。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河南將加大靈寶北陽平、鞏義雙槐樹、偃師二里頭等重點遺址考古發掘
近年來,為了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經報請國家文物局同意,我省考古研究單位一直在持續推進“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項目,已經列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下一步,省文物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推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考古研究機構。做好課題規劃,凝練一流課題,采用“一遺址一課題一專班”模式,加大靈寶北陽平、鞏義雙槐樹、南陽黃山、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偃師二里頭等重點遺址考古發掘,加強文化譜系、科技測年、聚落形態、環境資源、人類體質、生業經濟等重點課題綜合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標志性成果。
此外,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將文明探源研究的時空范圍向更早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早期文化階段延伸,加強我省文明起源階段重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和保護利用等工作,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記者 段偉朵)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