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吳紫翼/文 受訪者供圖
深秋冷意十足。清晨六點,河南信陽羅山縣一家雞蛋灌餅鋪的燈光和熱氣,給街道添了幾分暖意。店主人彭勇熟練地做餅、刷醬,搭配著烤腸、雞柳等配菜,一一遞給食客。
今年53歲的彭勇最近品嘗了一把走紅的滋味。因兒子被北京大學工學院錄取,他在自家小吃店門口掛橫幅“送兒子去北大,店鋪歇業,喜糖自取”,無意間成為“網紅爸爸”。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他應北京大學邀約,作為唯一一位學生家長代表參加北京大學2022國慶校園美食文化節,化身為“彭師傅”把家鄉美食帶到北大食堂。
(資料圖)
接受大象新聞記者采訪時,彭勇已回到老家,恢復做灌餅的日常。他稱這次北大之旅是自己此生最為難忘且珍貴的記憶。臨走時,他把20年的灌餅手藝教給了北大農園食堂的師傅,預計食堂將在下個月推出。彭勇還有一個小小心愿——等四年以后兒子畢業,能再到北大走一走。
到北大做雞蛋灌餅
一大早,彭勇的鬧鐘響起,他走進北京大學農園食堂,穿上圍裙,挽起袖子,和面灌餅,夾菜刷醬,像在老家店鋪一樣忙碌著。今年國慶期間,彭勇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受邀參加北京大學2022國慶校園美食文化節,為北大師生制作雞蛋灌餅。
早在美食文化節開幕前,北京大學的公眾號發表相關推文曾介紹過彭勇,不少河南學子紛紛慕名來到彭勇的美食專窗,嘗一嘗家鄉味道。拿到香噴噴的灌餅后,還不忘和彭勇合張照。
“每天要做一千多張雞蛋灌餅,比在老家店鋪的工作量大多了。”彭勇告訴大象新聞記者,在北大參與校園美食文化節期間,師生們的喜愛讓做了多年雞蛋灌餅生意的他驚喜不已。彭勇的兒子來吃飯時也會到爸爸的美食窗口轉轉,看爸爸太忙,排隊隊伍又長,直到活動結束也沒吃上灌餅。
這次北京之旅,讓幾十年守在小城雞蛋灌餅鋪的彭勇大開眼界。他透露自己是唯一一位受邀學生家長,能與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9所高校大廚共同切磋廚藝,收獲頗豐。“雖然有很多都是面食,但是我們做的餅是外酥里嫩,配上秘制醬,非常香,各有各的特色。”
吃過“彭氏”雞蛋灌餅的師生紛紛贊不絕口,為了能夠讓更多人品嘗到河南美食,臨回家時,彭勇將雞蛋灌餅的制作技術和蜜汁醬料的配方教給了北大食堂的廚師。“有五六位師傅已經熟練掌握了,孩子們以后就可以吃上‘彭氏’灌餅了,我的任務也完成了。”彭勇透露,預計下個月,北京大學農園食堂將推出雞蛋灌餅。
無意間走紅的“彭爸爸”
北京大學,在彭勇全家人心中都是神圣的地方。“我這次能到北大里走一走,都是沾了我兒子的光。”
今年8月,彭勇的小兒子彭翔宇以683分的高考成績被北京大學工學院錄取。為告知大家店鋪要歇業一陣,彭勇在店門口掛出“送兒子去北大,店鋪歇業,喜糖自取”的橫幅,無意間成為“網紅爸爸”。
彭勇回憶,兒子小的時候,妻子主要在家照看孩子,他在外打理店鋪,兒子慢慢長大了,他們也成了夫妻檔一起出攤。在街坊鄰居的眼中,彭勇一家人溫馨和睦,夫妻二人樸實善良,兒子優秀懂事。
在彭勇的印象中,兒子在學習方面幾乎沒讓父母多操心,上了初中后,每周休息一次,彭翔宇會利用學習之余到爸爸的攤位上搭把手,“他眼里特別有活兒,只要是他會的,看見了都會幫著干干。”
2019年,彭翔宇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高中,學習任務也變得更加繁重了,但考上北大始終是他的理想目標,每次模考都會取得66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彭翔宇如愿以償地以683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工學院錄取,“這是他付出后應有的回報,沒什么特別的。”彭勇謙虛地說。
8月28日,彭勇與愛人為了送兒子開學,灌餅小店特地歇業,于是在店鋪門口掛出了“送兒子去北大,店鋪歇業,喜糖自取”的歇業通知,“心里高興,也想讓街坊鄰居都來沾沾喜氣。”
到北京后,令彭勇感到遺憾的是,由于學校的相關規定,彭勇未能與兒子一起走進校園,只是目送兒子踏進學校后,自己便與愛人踏上返鄉的列車。回家后,灌餅鋪的橫幅被網友傳至網絡,彭勇無意間走紅。
時隔不久,“網紅爸爸”被北京大學注意到,彭勇隨即接到“北京大學2022國慶校園美食文化節”的邀請,他也得以彌補了8月未能和兒子一起走進校園的遺憾。
希望四年以后再到北大走一走
10月8日,大象新聞記者聯系到這位“網紅爸爸”彭勇,他告訴記者,10月4日北京大學2022國慶校園美食文化節落幕,他隨即就踏上了返鄉的列車,這趟北大之旅可謂是他此生最為難忘且珍貴的記憶。
回想起自己的“烤餅”人生,彭勇有道不盡的回憶。彭勇年輕的時候在老家紡織廠工作,90年代底成為了下崗工人,為了給兒子和愛人更好的生活,彭勇向妹夫學習了烙餅的技藝,2000年,他一個人到北京支攤兒做起了小買賣,“除了北京,我還去過天津,那個時候都進城務工,能給家里多掙點錢。”
五年的時間里,彭勇一人在外打拼,妻子在老家照顧孩子,直到2005年正月,夫妻二人迎來了新的生命,小兒子彭翔宇的出生,讓彭勇決定回信陽老家與愛人團聚。
“剛開始就是推個小車做散攤兒,走到哪干到哪。”彭勇回到老家羅山縣后,每天披星戴月,凌晨5點起床準備食材,趕在早高峰時段出攤,“那個時間點上班的人多,生意好。”彭勇的烤餅攤每天從早上五點半營業到晚上十點半,那份灌餅為早起的學生帶來能量十足的一天,也是夜晚治愈上班族一日疲憊的良藥。
2019年,隨著城市不斷對市容市貌的政治,彭勇從路邊散攤轉為路邊店鋪,雞蛋灌餅、烤冷面、肉夾饃......品種也逐漸多了起來,數十年如一日,面對生活的壓力,彭勇從未退縮,靠著一門手藝養活著全家。
現在已經回到老家的彭勇,恢復做雞蛋灌餅的日常。有不少食客沖著“網紅爸爸”慕名而來,為的是吃上一口“彭氏”灌餅沾沾喜氣。采訪中,彭勇也透露一個小心愿,希望四年以后兒子畢業時再到北大走一走。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4
頭條 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