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評論員 李長需
9月23日下午,徐智顯致電封面新聞記者,稱自己所謂的“從歐洲騎馬回國”其實是假的,他目前人在山西某地,之前發布的視頻和照片全是合成的。徐智顯只透露自己在山西,但拒不透露具體在山西何處,稱怕被網暴。
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幾天前,還看到新聞,說他在荷蘭因遭多人舉報“虐待動物”,當地警察可能要沒收他的馬,他也可能要結束自己的行程了。沒想到還沒過幾天,他就“主動坦白”了。
突然崩塌的人設,幾乎讓人難以回過神來。
在此之前,徐智顯是人人羨慕的“現代版唐僧”。履歷光鮮,赴意大利留學、在挪威讀研,畢業后在意大利做輔導老師。去年年底,他突發奇想,要從歐洲一路騎馬回到山東老家。然后就一人一白馬,從意大利拉林出發,半年走了2500公里。中間還經歷了馬主相送、白馬私奔、落馬摔傷等不少橋段,但沒想到的是,這跌宕起伏的“現代唐僧故事”,都是他在家里打游戲打得累的時候“弄出來的”。
“從國外騎馬回家”的經歷是瞎編的,在意大利、挪威留學的經歷也是瞎編的。
謊言重復越多,暴露的危險就越大。他大概意識到,無底線的靠編造故事炒作,惡意消費公眾的信任,終究會被人無情揭穿。與其被人揭穿“死”得難看,不如提前“坦白從寬”。“坦白”是夠“坦白”,但卻毫無歉意。還嘴硬說“我沒有騙錢,只是娛樂一下大家”。但在記者的逼問下,他最終才說“要道個歉”,但這個道歉也似乎是輕飄飄,和“拉個贊助拉個投資,然后再征個婚”相提并論在一起。后兩者才是他的終極目的,冒著那么大的風險,編造了那么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不就是為了吸引流量,然后再變現嗎?
但這種靠瞎編吸引的流量,是毒流量,乍看無害,實則污染了信息環境,消費了民眾感情,抬高了社會信任成本,也混淆了輿論場真實與虛假的界限,不被千夫所指,就夠幸運了,還幻想拉贊助、拉投資、征個婚,想得太多了。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