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吳凈凈
(資料圖片)
爆款頻出的中國節日系列團隊,攜“2022中秋奇妙游”再出新作。昨晚(9月9日),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優酷聯合出品,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制作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2022中秋奇妙游》如約而至。這一次,節目邀請了屠洪剛、陸虎、陳立農、寶石Gem、吳碧霞、裁縫鋪等人,為觀眾奉上主創團隊對于“月下奇妙游”的浪漫想象與精彩演繹。
節目播出前后,#河南的中秋晚會又來整活了#、#陳立農中秋唱出鄉愁的味道#、#中秋奇妙游今晚播出#、#這個中秋很奇妙#等話題沖上熱搜榜。對于這場“原創量達90%”的奇妙游,《2022中秋奇妙游》總導演陳雷坦言,主創團隊也是希望通過中國的詩、歌、舞、戲,開啟全新藝術形式,制造一場別樣浪漫的對話,“連接世界,也傳遞古今中秋的豐沛內涵”。
從“水調歌頭”獲取靈感
一場腦洞大開的“月宮奇妙游”
明月下,桂樹旁,舞者以輕盈的東方美學舞蹈,訴說嫦娥的心事與對人間的感懷……曾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獨舞的李倩,演繹了極具東方美學的《嫦娥奔月》,“嫦娥”在星空下翩翩起舞的畫面讓網友贊嘆不已,節目剛播出,#嫦娥玉兔中秋打工人#的話題就登上了熱搜。這支以重現上古神話傳說的女子獨舞是《2022中秋奇妙游》開篇。
節目以嫦娥為影視化觀察視角,為觀眾帶來腦洞大開的“月宮奇妙游”。凡人在中秋對月許下的愿望會幻化成月宮桂樹上的果實,嫦娥和玉兔的工作就是挑選并幫助人間實現愿望。通過一顆顆“心愿球”背后的故事,串聯十二個藝術作品,從而將月亮的陰晴圓缺、人間的悲歡離合與熱氣奔騰的生活百態有機結合。
“中秋節到底倡導中國怎樣的文化情感?這是我們在節目中試圖去解讀與呈現的。”提到這個節目的創作初衷,總導演陳雷介紹,節目的主線反反復復推翻了很多方案,最后在經典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獲得靈感,“這首詩飽含著中國人對中秋這個節日特別鮮明的情感,而且從今天來看,依然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共性。”這次,主創團隊將《水調歌頭》分成四段,分別提煉出相思、療愈、團圓、逐夢四個展示中秋意蘊和情感的關鍵詞,并以此作為十二個節目的意境之魂。
兩岸團隊攜手
呈現兩地共同的“煙火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開篇對月思人,而相思也是中秋佳節最傳統、最重要的的情感要素。月兒圓圓兩情綿綿,咫尺天涯何為佳期?青年舞蹈家胡玉婷和胡適,以舞寫實,講述了一段凄美愛情,也盡顯鈞瓷施釉上色全過程。在舞蹈《思鈞如見君》中,主創們巧用“鈞”字,以鈞瓷代君子,借助鈞瓷制作工藝,用“走泥,窯變,萬彩”三個篇章,講述在中秋月圓夜,鈞瓷匠人與戀人相識、相知、相交的纏綿故事,通過舞蹈語言與畫面色彩,給予人們關于鈞瓷最直觀的視覺張力和情感沖擊。
眼之所望是“家”的方向!歌手陳立農主唱的歌曲《此時明月》,則依托中國風的旋律,通過鄭州路、福州街、泉州街、廣州粥、湖南味等海峽兩岸共同的道路與味道,營造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心有靈犀與漫長思念。每條路都是回家的路,每頓飯都是家鄉的味道,兩岸人民雖處不同地點,但卻擁有共同的情感。據了解,該節目由主創團隊邀請臺灣年輕的攝影團隊,共同創作而成,記錄拍攝了臺灣省內真實的人文、景點、家鄉美食等,呈現大陸與臺灣共同的“煙火氣”。
穿越古今中外的對話
站在國際視角解讀傳統節日
“這次中秋奇妙夜和往期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相比,最大的區別是我們站在國際的視角重新解讀傳統節日?!标惱捉榻B,這次奇妙游的每一個節目都試圖用故事拉近全球各個地區的人,不分國籍和地域,“我希望用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質去共情這個時代,用我們的文化來進行共性的表達,這是國際化傳播中真正需要有的東西”。因此,在《千里共嬋娟》節目中,身穿漢服的各國小朋友,依次在少林寺、嵩陽書院、觀星臺、洛陽應天門、開封龍亭、清明上河園等河南的代表性景觀前,共唱一首歌,共賞一輪月,以全新的藝術形式營造“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和平、友好氛圍。
而在《一封家書2022》中,則用詼諧幽默的歌舞講述主人公從小到大與母親的對立關系、總想離家的心情;整體氛圍輕快幽默,最后溫情十足,笑中帶淚。在古今對話中講述家與“團圓”的意義。團圓不僅指家人的相聚,還可以是一場盛大的相逢。舞蹈《子曰》,將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學以致用”的治學態度,和當代清華大學教學場景相結合,產生一種奇妙的碰撞;情景舞劇《神都相逢》則通過現代化創意和技術,展現浩瀚時空中歷史人物偉大的相逢。
中秋佳節最后一個關鍵詞是逐夢?!安恢焐蠈m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懼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痹谥鲃搱F隊看來,這是作者對天空的好奇、對宇宙的向往。在望月相思的同時,無數古人催生了對月亮乃至宇宙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在《我欲乘風》節目中,就講述了“飛天先驅”明朝士大夫萬戶,執著追求對“飛天”夢的故事。通過他對夢想的思考與情感的融入,引出后人飛天征途上的偉大成就,致敬人類的航天偉夢。所以在節目尾聲,萬戶與神舟十四航天員陳冬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在月圓之夜為觀眾帶來一份來自太空的感動。
講述人的故事
做出與觀眾共情的內容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煙火人間》展現了中秋佳節這一天宋代的人間百態和人間煙火氣,讓網友看得興趣盎然。節目將清明上河圖的元素三維建模,把角色和人物融入其中,又不拘泥于其中的拍攝手法,將清明上河圖里的故事和人物角色挖掘出來放大表述,除了展現人間百態和煙火氣,也傳達出人們幸福喜樂的精神面貌。節目還復活了一個出土于四川的東漢說唱俑,在節目里以手辦和開心果的形象出現,這也是主創們想要傳達的,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會過去,勇敢面對,笑對人生。
晝夜回家趕,只為夫妻兩團圓。在屠洪剛演唱的歌曲節目《武家坡》中,就講述一段民國戲班凄美的愛情故事。一對青梅竹馬的戲班師兄妹情生武家坡,但突然地動蕩變故致使兩人被迫分離多年。多年后的中秋之夜,師兄歸來,看到破敗的院落已物是人非,回憶起當年練功、分月餅的點滴畫面。隱約間,仿佛看到年邁的師妹在沖自己微笑,八月十五月圓之夜,一輪明月之上,二人彩扮《武家坡》畫面又再次出現。中秋之夜,故景重游,物是人非,曲畫交融,這段痛徹心扉的“be”美學也打動了無數網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偉大的詞人在仕途失意時仍舊曠達超脫,自我勸說,這也是陳雷導演提煉的中秋節又一內涵:療愈。在他看來,創作者只有真正去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感知別人的情緒,才能做出來讓觀眾共情的內容。他介紹,《2022中秋奇妙游》的核心是“講關于人的故事”,正視人的所有情感?!吧钪袝羞z憾,但我們也會自我療愈與調整,重新獲得生命的養分與前進的動力”。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9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