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我省晝夜溫差逐漸增大,但日間溫度仍然較高,腸道傳染病發生風險依舊存在。并且隨著秋季學期的來臨,各地學生陸續返校,人口流動性大大增加,傳染病傳播風險明顯升高。河南省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居民本月注意防范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此外,還需特別重點關注學校及托幼機構人群的防護。
重點提示
1、新冠肺炎
近期,國際疫情處于第五波反彈期,我國周邊日本、韓國疫情上升明顯,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截至8月31日24時,全球累計報告確診病例超過5.99億。八月份以來,我國海南省、四川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等多個省份本土疫情暴發,我省鄭州市、三門峽市、洛陽市、商丘市、開封市等多個地市均出現本土疫情,新冠疫情防控面臨著本土疫情跨地區傳播和省外、境外輸入風險同時存在的復雜局面。廣大居民要提高警惕,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防護措施:
1.積極接種疫苗。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抓緊完成全程接種,對于已完成全程接種且滿6個月的市民,請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2.注意個人防護。居民日常出行,應堅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常通風,注意休息,注重營養,增強體質。
3.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請戴上口罩及時前往附近具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主動向醫生報告發病情況及旅行史、接觸史,便于診斷治療。
4.合理安排出行,積極主動報備。民眾要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區旅行及出差。確需前往的,請務必提前向所在社區(村)和工作單位報備,并做好個人防護;有國內其他中高風險區旅居史、與已公布的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跡有交集的人員返豫后,應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和工作單位報備相關情況,配合做好各項防控措施。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古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臨床典型表現為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而呼吸道癥狀較輕。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為3~4天。全球每年會導致多達65萬人死亡,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流感也是第一個實行全球監測的傳染病。
我省目前處于流感非流行季節,4-6月份的流感活動水平持續在低水平波動,但進入7月份后流感活動水平持續升高,且呈蓄力態勢,本年度的流感高峰可能會較往年猛烈。
防護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推薦以下人群為優先接種對象:(1)醫務人員, 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2)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3)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4)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5)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對于≥6月齡且無禁忌證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癥狀后,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盡量避免接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
3.重點場所防控。托幼機構、學校、家庭、醫院、工廠、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容易出現聚集性疫情。應加強這些重點場所的日常通風、清潔、消毒工作,一旦出現疫情及時處置上報。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我省每年一般在13-15周疫情開始上升,4-6月為發病高峰。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的影響,秋冬季易出現發病次高峰。2022年我省手足口病發病高峰出現后移,且明顯高于近兩年平均發病水平。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復。
防護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在觸摸口鼻前、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觸皰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污染的物品后,應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后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2.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不接觸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環境;不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3.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潔后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
4、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它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種。隨著氣溫升高,細菌繁殖速度增快,大大提高了食物中毒的發病風險。
防護措施:
1.避免在沒有衛生保障的公共場所進餐。在有衛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食品。盡量不購買散裝食品。
2.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重視加工涼拌類和生冷類食品的清潔。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盡量放10℃以下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特別提醒
1、學校及托幼機構人群防護
隨著秋季學期的來臨,全省多地實行錯峰、錯時、分批次開學。較暑期而言,孩子們之間接觸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也隨之上升。因此,在學校及托幼機構人群中,除了注重日常新冠肺炎的防控,還需注意手足口病、肺結核等疾病的預防控制。
防護建議:
1.接種疫苗。我省已啟動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符合條件的孩子應盡早接種。6月齡至5歲的兒童可自愿、自費接種EV71疫苗,能有效預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癥手足口病的發生。
2.家庭防病。飯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在把手洗干凈之前,不要揉眼睛、摳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東西吃。勤洗澡,喝開水,不喝生水、忌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教育孩子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衛生習慣,飲食均衡,適當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3.學校、托幼機構防病。教室、宿舍每日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落實好各項消毒措施,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采取隔離治療,禁止帶病上課,防止疫情蔓延。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