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停車難問題,是鄭州市民一個經常掛在嘴邊兒的話題。近日的一則消息,又讓這個話題引發了關注。根據相關報道,鄭州市內5區和3個開發區,均實施停車首小時免費便民活動,目前全市共有850個社會經營性停車場,共230675個停車位實行“首小時免費停車”。
從數字上來看,涉及的范圍之廣,參與的停車場數量之多,也算得上空前了。按照政策,在9月8日之前,在這850個社會經營性停車場里,可以免費停車一個小時(營運車輛除外)。而其中,有兩個區的力度還比這大。比如金水區,有 23家社會經營性停車場,將免費時長延長到了兩個小時;另一個高新區的99家經營性停車場,則將首小時免費的截止時間,延長到了9月30日。
實行免費停車的初衷,表面上看,是為了提高市民對道路停車序化整治工作的參與度,但在實際上,其不用付出較多的政策成本,卻起到了雙倍的效果,不僅方便了群眾的出行,還有助于引導人們規范停車,這算是城市治理的一個進步了。
目前,鄭州市絕大數停車場免費停車的時間,只有20分鐘。對于大多數出行的市民來講,20分鐘的免費時長似乎有點短了,下車喝個胡辣湯,或去超市買點菜,20分鐘可能就不夠。辦這么點事兒,多停一會,免不了要交停車費;如果停路邊,還可能被“貼條”。現在有了一個小時的免費停車時間,也就讓市民少了“亂停亂放”的機會。
當然,實行首小時免費制,從根本上解決不了鄭州市的停車難問題。解決停車難,關鍵還在于解決供需上的矛盾,即擴大停車場的數量,以與鄭州市的汽車保有量相匹配。
在這方面,鄭州市也是有所考量的,下一步,鄭州除了鼓勵更多的停車場實施首小時免費停車外,還將探索“錯時停車”、“共享停車”等新模式。同時,各辦事處還要以道路為單元,全面排查現有停車資源,一點一策搞好規劃利用,并充分排查閑置土地,增設一批臨時停車場,力求區域停車供需平衡。只有區域停車供需趨于平衡,才是解決停車難的根本之道。
鄭州的首小時免費停車,可說是邁出了城市治理的一小步,也可說是邁出了惠民便民的一大步,作為受益的市民,應當給這個政策“一鍵三連”。當然,這也只是解決“停車難”的一個開始,只有徹底解決,才是最大的惠民便民。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8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7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