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月11日,洛陽市孟津區的許先生向大象新聞記者反映,他9歲的女兒可可(化名)在暑假期間,用手機下載了一款“迷你世界”的游戲,陸續充值9000多元,“直到孩子媽媽在一次網購退貨后,查看自己手機退款信息才發現”。
隨后,許先生聯系客服人員多次溝通,“對方表示只退還4378元,我肯定不同意”。
【資料圖】
【事件】9歲女孩玩手機游戲,陸續充值達9000余元
8月8日下午,許先生的愛人姚女士到快遞點取快遞時,無意間在手機里發現有游戲充值的扣款記錄。
“當時我是想查看之前網購退貨的錢是否到賬,打開支付寶后就發現一條購買迷你幣的扣款信息。”姚女士說,隨后她又往前翻了消費記錄,同樣的扣款記錄多達四五十次,金額從25元至500元不等。發現異常后趕忙回家詢問女兒,才得知她在玩一款“迷你世界”游戲時購買了迷你幣。
許先生介紹,女兒可可今年9歲,平常住校只有周末回家,上學期間也不玩手機,暑期在家作業做完后會玩一會。“家里仨孩子,有時照看不過來,女兒只要把作業做完就會拿著手機玩,也沒太在意”,許先生說。
通過查看扣款信息,許先生發現近一個月,女兒玩“迷你世界”共充值9020元。由于扣的都是花唄、銀行卡和信用卡的錢,也沒有短信提醒,加上平時照看孩子忙沒在意,如果不是查看退款信息還發現不了。
“我看別的小朋友都在玩這個游戲,所以也跟著玩了。”可可說。至于孩子為什么知道支付密碼,姚女士稱有時忙不過來,會讓孩子拿手機下樓買東西,所以知道密碼。
【回復】家長聯系游戲收款方,被告知“退4378元已是最高金額”
當天下午,發現孩子玩游戲充錢后,許先生根據充值記錄找到收款方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撥打了客服電話,希望能將錢給退回來。
許先生說,剛開始得到的答復是,需要提供孩子玩游戲充值的視頻證據才給退,“孩子在自己房間里玩游戲,家里也沒有監控,就沒有視頻,又多次溝通,對方仍然以各種理由不給退錢。”
“實在沒辦法,我就說如果不退錢只能起訴,對方才同意給退。”隨后,許先生按照客服人員要求,上傳了相關證明材料。8月11日上午,許先生接到游戲收款方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同意退款,但只退4000多元,作為“未成年關懷金”。
針對許先生反映的情況,8月12日上午,記者聯系了該游戲收款方的客服人員。客服人員表示,會安排客戶經理對情況進行核實,如果確實屬于未成年人充值行為,平臺會根據情況進行退款處理。當天下午,許先生告訴記者,對方再次和他聯系,表示最多退還4378元,對此許先生表示不予接受。
【律師】未成年行為未經家長同意,家長有權要求退還全部費用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分析認為,9歲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作為9歲孩子,如果確系自己玩游戲充值9000多元,其行為必須經過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和追認,否則其父母即有權要求游戲公司或平臺退還全部費用。因此,張少春律師建議雙方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孩子父母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要求返還。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