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種地。”這曾是許多家長用來嚇唬孩子的一句話。而對于學園藝技術的大三學生申益聞來說,“種地”卻是她想要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
7月29日,黃河灘邊,熱辣辣的陽光照射在鄭州市惠濟區中遠有機生態農場的650畝實驗田上。申益聞奔走在不同地塊間,給長長的豆角搭上架子,記錄完南瓜的最新情況,又去空心菜區“視察”。
【資料圖】
她頭戴自己繪制的彩色草帽,身上被防曬衣、長褲、冰袖全副武裝——單看外形,很難想象這個“00后”小姑娘每天要在地里泡十幾個小時。但一旦開始勞作,起壟、栽苗、施有機肥,每一項技能她都熟練掌握。
這是申益聞和同學們在該農場實習的第二個月。雖然在校時已經學習和實踐了不少栽種技術,但真正來到這家主打有機農業的科技企業,這群“新農人”還是收獲了滿滿的“干貨”。
同為“00后”的實習生魏字安負責的是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大棚。他隨手摘下套得嚴嚴實實的專用紙袋,一串晶瑩飽滿的葡萄映入眼簾。“你數數,這一串葡萄肯定是60粒左右。”他自信地說。
精確的結果來自精準的規范種植——每隔15厘米保留一條側枝,每條側枝的葡萄藤上不多不少只留15片葉子。“老師告訴我們,這里栽種的蔬果品種都是從上百種同類品種中精心選育,并研發了配套的種植管理技術,這樣才能收獲高品質產品。”申益聞說。
申益聞的老師劉彪年紀也不大,從信陽農林學院畢業后,他曾創業做過幾年蔬菜種植和銷售業務。三年前的一次接觸中,中遠有機生態農場的理念深深吸引了劉彪。“有機農業是對環境最友好的農業生產方式,符合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有十分廣闊的推廣前景。”農場負責人趙建設介紹,為了給消費者提供高端、優質、無殘留的健康食材,農場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渠道,與中科院、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種植展示國內外800家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6160個蔬菜新優品種,實現了優質瓜菜新品種、綠色現代種植技術和黃河濕地生態環境完美融合。
入職后,劉彪一邊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一邊接受現代農業經營管理培訓,30歲出頭就成了農場重點培養的“創新合伙人”,還能獨立負責新成立的農場,推廣發展有機生態農業。
近年來,惠濟區委、區政府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科技企業和人才。中遠有機生態農場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未來,除了進一步發展蔬菜新技術示范、優質蔬菜標準化生產等,該農場還將完善“新農人”培訓創業孵化機制,培養帶動農業科技帶頭人,把“申益聞”們培養成名副其實的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農人”。
“等我把技術學得更扎實,經營管理經驗更豐富了,我想回老家開個農場。”對于未來,20歲的申益聞已經有了規劃,“我要打造一個集果蔬種植、中蜂養殖、研學采摘、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家庭農場。”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