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曉娜/文圖視頻 王珍珍/剪輯
7月8日,浙江紹興一小伙已經改寫出十余篇古文,古文主題正是近期網友熱議的“雪糕刺客”。一句“此呈危急存亡之夏也”,寫出了消費者對抗“雪糕刺客”的急迫心情;綠舌頭、小布丁、火炬、純脆、冰工廠等平價雪糕,代替了《出師表》中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此皆良糕,好吃不貴”,像極了諸葛亮對于忠臣的評價。改寫古文的小鄧說:“寫第一篇古文那天,是因為我遇到了‘雪糕刺客’。”
(相關資料圖)
(《出師表》改編節選)
“雪糕刺客”是在今年夏天流行起來的新詞,指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結賬時卻因價格過高讓消費者在心理上有“被刺感”的雪糕。
小鄧告訴記者,6月30日,正值月末,他想犒勞一下自己,去買點好吃的。路經商店時,小鄧買了個雪糕,一問價格,7塊錢。小鄧說:“以往這種雪糕兩塊錢就能買到?!?/p>
晚上,小鄧刷著新聞,看到了網友討論“雪糕刺客”的段子,產生了用古文寫“雪糕刺客”的想法:“他們那個雪糕文學就一兩句話,看著不過癮,我就自己改了?!庇谑?,《出糕表》誕生了。
小鄧把《出糕表》發到網上,收獲20多萬網友點贊。小鄧的母親喜歡寫文章,受其影響,小鄧也很喜歡文學。隨后,小鄧改寫出《長恨糕》《離糕》《將進糕》等十余篇古文。
(《《離騷》改編節選)
《木蘭糕》中 “東市尋雪蓮,西市仿布丁,南市探火炬,北市求純脆”,像極了消費者跑遍各個超市找平價雪糕的樣子;《離糕》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雪糕之多艱。余雖好甜以饕餮兮,謇朝售而夕窮”,生動地寫出了買完貴價雪糕錢包“大出血”的狀態。
(〈《木蘭詩》改編節選)
“網友吵著要看,我沒辦法,就一直寫了?!毙∴囌f,“每天下班抽時間改一下就行,簡單的像《出師表》,五六分鐘就可以改完,但《長恨歌》我足足改了半個小時?!?/p>
(《長恨歌》改編全文)
小鄧發現,自家周邊的商店也有了變化:“感覺雪糕文學熱度挺高的,希望后面影響大點,能讓商店多進一些便宜的雪糕,照顧一下普通人。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個冰棒商行,已經開始進一兩塊、三四塊的雪糕了?!?/p>
對于改寫古文這件事,小鄧表示,就最近這段時間寫寫,改寫古文只是為了調侃,感覺挺有意思,以后要專心上班。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