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防工程增加防汛抗災疏散功能
場所位置將實現網上查詢
7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推進人民防空應急應戰服務一體化”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河南省推進人民防空應急應戰服務一體化有關情況。
“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是人防的使命任務,河南人防部門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如何履行應急支援使命任務?河南省人防辦指揮與應急協調處處長王九彤給出了答案。
“目前,省人防應急指揮大廳已與省政府總值班室互聯互通,省人防辦已完成與省應急廳指揮中心、省應急救援視頻會商平臺的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下一步,我們將開展常態化訓練,通過平時有用,達到戰時管用。”王九彤表示,全省組建有83支人防志愿者隊伍,志愿加入人防志愿者7333人,人防專業力量54079人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參與應急支援服務。
為推進避險工程建設,省人防辦將應急部門已建成的Ⅰ類、Ⅱ類應急避難避險場所納入到人防疏散避難體系中來,將已建在建的人防疏散避難場所,增加防汛防災疏散功能,滿足應急應戰、防汛抗災疏散需要。全省城市建成區內有222處人防疏散避難場所可以為民眾提供緊急情況下疏散避難服務,平時可以作為市民休閑、娛樂場所。
據介紹,省人防辦下一步將主動與省大數據管理局對接,把人防疏散掩蔽場所位置信息放在互聯網上,市民可以通過“豫事辦”查詢使用。
總投資額約158億元河南建立人防工程開發“三個一批”項目庫
7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推進人民防空應急應戰服務一體化”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河南推進人民防空應急應戰服務一體化有關情況。
“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河南在人防工程建設方面如何發揮“平時服務”效能,省人防辦工程管理處處長曹裕軍表示,通過實施城市地下空間兼顧人防工程開發,優化以物資儲備功能為主的人防工程功能結構,戰時、急時、平時都可作為物資儲存、轉運、分發場所。按照省委“項目為王”要求,省人防辦建立了全省城市地下空間兼顧人防工程開發“三個一批”項目庫,共包含項目80余個,總投資額約158億元,其中吸引社會資金約110億元,占比70%。
與此同時,通過實現人防工程與地下空間雙向促進,項目化運作,將人防工作深度融入到地鐵、綜合管廊、市政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之中,進而促進河南韌性城市建設,加快規劃和實施一批地下空間兼顧人防工程開發項目,平時以地下交通、停車等公益性功能為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
據介紹,人防工程用于避暑納涼、地下交通、停車、商業服務等已經成熟,目前河南正在試點推動人防工程平時功能向充電樁安裝、社區微菜場、生活便利店、醫藥店、快遞站點等方面拓展。今年以來,鄭州市鼓勵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利用人防工程設立便民服務點的發展模式,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建設模式,利用人防工程建設服務民生便利點,平時可作為社區生活便利店、醫藥店、物流快遞等為民服務場所,同時兼顧防空防災應急宣傳教育點和戰時、急時人員物資儲備供應點。目前,已建成社區人防工程服務民生便利點20余個,在建30余個,預計完成200個。
小區物業設置人防工作站河南打通自救互救宣傳教育“最后一公里”
提高民眾防空防災意識、增強民眾自救互救能力是防范應對災害的有效措施。河南人防部門如何在結合自身職能的同時,加強防災減災救災知識普及?省人防防護體系技術和保障中心副主任韓現斌回答記者提問。
“建立省、市、縣(區)、社區四級宣傳網絡,形成上下聯動、組織有序的宣傳機制,加強基層人防宣傳工作力度,推動人防宣傳工作向基層覆蓋,便于基層工作人員直接向群眾開展有針對性的自救互救知識普及宣傳,營造群眾重視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圍。”韓現斌介紹,全省各級人防部門通過以防災減災和國防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網絡”為路徑,采取“小規模多場次”“多點同步開花”在線上媒體或城市重要點位開展宣傳,并采用靈活“擺放展板、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手冊和小彩頁”等面對面、手把手方式開展了豐富多樣的防空應急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宣傳普及活動。
在改革創新宣傳路徑方面,省人防辦將自救互救宣傳教育活動拓展至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廣平頂山、鶴壁、焦作、漯河等地指揮信息系統集成化網格化建設經驗,利用小區物業辦公室設置人防工作站,在人防工作站內懸掛統一的人防工作站標牌。探索以小區活動室為平臺,開辦自救互救知識專角,擺放自救互救圖書等資料。人防工作站平時負責人防知識宣傳、防護技能培訓、應急疏散演練和人防設施管理,人防自救互救知識宣傳與技能訓練工作與其他事務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與此同時,依托各級人防網站、微信公眾號設置自救互救知識科普專欄,河南人放部門主動采取微視頻、動漫等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常態化科普宣傳,聚焦不同災害專題,科普如心肺復蘇術、簡單包扎以及面對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應如何開展自救互救、心理疏導等技能知識,按要求不定時更新,各級人防網站、人防“微宣室”“E線通”同步更新,形成宣傳矩陣,力求家喻戶曉。
既能戰備又能應急河南推進疏散避難場所一體化多功能建設
省人防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陳霞介紹,截至目前,河南各級人防部門組織或參與防汛抗災疏散演練23場次,參演單位158個,參演人員6800余人,參演裝備410余臺、器具5300余件。5月12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對新鄉市人民防空防汛抗災疏散演練予以報道,國家人防辦也對此次演練給予了表揚和肯定。
與此同時,河南省人防辦積極推進疏散避難場所融合建設。為推動居民避難疏散場所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滿足防空防災雙重需要,截至目前,全省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人防辦,已完成城市建成區內疏散避難場所升級改造并且掛牌的有42處,正在升級改造的有58處。此外,省人防辦將已建成的各類應急避難場所納入到人防疏散避難體系,在確保平時避難避險的基礎上,增加戰時防空的疏散掩蔽功能,滿足防空防災、應急避難、疏散掩蔽需要,并鼓勵全省各級人防部門充分利用現有城市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館、公共人防工程等,與應急、地震、民政等部門在人口避難、人員疏散安置方面,統籌考慮戰時防空與平時防災相融合,避免重復建設,使其成為既能戰備、又能應急的一體化多功能場所。
“我們要求全省各地人防部門加強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和人員應急避險技能提升,把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教訓變教材、教材變方案、方案變行動,加快推動人民防空人員防護體系建設,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災害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介紹,為努力提升人民群眾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組織開展了各類人防知識、應急避險知識宣傳普及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近300場次。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