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早上,鄭州市紫荊山地鐵站邊,幾位身穿黃色馬甲的共享單車運維人員便開始忙著擺放共享單車,他們的一天將和鄭州這座城市一起動起來。
從街頭巷尾的隨用隨放到規范有序停放,5年來,鄭州共享單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運行的有效補充,運維越發規范,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在推動共享單車行業有序發展的同時,助力著文明城市創建。在破解共享單車“圍城”難題、推進共享單車文明共享上,鄭州市通過控制總量、運用科技手段,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在凈化行業生態的同時,讓城市文明“歸位”,也為更多新業態的治理提供經驗和樣本。
【資料圖】
單車運維考核成行業管理良方
每天下班后,陳曉都會騎著共享單車穿梭在鄭州的大街小巷,希望能盡快熟悉這座開啟職業生涯的城市。
陳曉在大學畢業后,不久前應聘到了鄭州一家企業。他坦言,時隔幾年再次來到鄭州自己真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變化。“城市環境好了,更加整潔了,共享單車的停放也更有秩序了。”
事實上,這一變化不少鄭州市民也一樣感受到了。在引導企業將超量單車有序運出鄭州的同時,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出臺了多個文件,開啟了對共享單車的服務質量進行考核。
“考核分季度進行,每季度一評分,依據考核結果進行獎優罰劣。”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單車運維企業服務質量的好壞與其在鄭州市區投放的單車數量直接掛鉤。
隨著季度考核機制對企業現場管理的導向作用不斷發揮,也引導著鄭州市共享單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更好地服務市民群眾出行。
鄭州國貿360商圈是鄭州最為繁華的商圈之一,臨近的地鐵站是不少上班族上下班換乘的主要站點,趙萌萌和不少上班族一樣每天早上會騎共享單車到這,再轉乘地鐵前去上班。每天在這兒,不論早晚,她都會見到單車運維人員在此動態監測按需調配車輛。“如今,這個區域內的共享單車既不會因為車輛冗余造成擁堵,我們也不用再擔心下班后無車可騎”。
趙萌萌看到的只是一個縮影,以美團單車為例,在鄭州市區不少區域,還有更多的單車運維員每天奔波在城市街頭,在通過“5-30城市保障速達行動”,守護著城市的單車停放秩序。
記者了解到,鄭州市探索的單車運維考核成為了行業管理良方,被不少城市借鑒。
按需劃設停車點位讓騎行更便利
在嚴控共享單車投放,解決無序投放問題的同時,鄭州市城市管理部門也在持續升級管理,促進共享單車的有序停放,通過劃設更多的停車點位,讓“停車入位”更加便利,城市變得更整潔。
為了從源頭創造條件規范共享單車的有序停放,鄭州城市管理部門對市區內的非機動車位進行了統一施劃,通過在地鐵口、商場、寫字樓等劃設更多的非機動車停車點位,引導市民將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地點,給共享單車找到了在城市中的“位置”。
據介紹,為滿足市民們隨借隨停的共享單車使用習慣,在劃設停車點位時,鄭州城市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做了大量細致的摸排工作,按照市民需要、企業想要、設置必要的原則,持續優化停車點位設置。
治理共享單車停放亂象,政企聯動之下,單車運營企業也在不斷提升主體責任意識。
夏日傍晚,眾多市民下班后都會選擇騎著單車,掠過夏天的風。在鄭州正弘城附近,不斷有青年男女騎行著共享單車來這兒逛街,美團單車等單車企業的運維人員值守在附近,持續規范單車停放秩序。對此,美團單車鄭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商場、醫院等重點區域,他們加強了早晚用車高峰時段的巡查清理,同時增加運維人員定點值守,美團單車的運維力度持續提升。
在精細化服務管理上下更大功夫
在政企聯動強化共享單車運維管理的同時,鄭州城市管理部門和單車運維企業也在不斷通過科技賦能精細精準做好共享單車監管,充分利用電子圍欄等智慧化手段,雙向引導用戶安全騎行、有序停放,鄭州市共享電單車的停放秩序得到很大改觀。
記者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美團單車在鄭州率先探索推行了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功能,并且劃設了禁停區域,市民必須將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區域,若未在劃定的區域內停車,關鎖時將收到短信提醒,否則將收取調度管理費,多次違規停車將影響后續用車。
在科技賦能下,鄭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不斷升級,去年,鄭州市區內的共享單車全部進行了 “換新”, 與老款車型相比,新款車型最大的不同的就是車鎖,由傳統的車輪鎖升級為智能分體鎖。這種車鎖采用“北斗+GPS”多模衛星定位系統,定位的穩定性和精準度進一步提升。
“車鎖更新后用戶使用手機App鎖車,并且采用的是‘定點停放’模式,需在指定停車點才能鎖車歸還。”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車輛搭載的高精定位分體鎖,再加上配套使用的高精度虛擬“電子圍欄”技術,共享單車停放更加“守規矩”。
美團單車鄭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通過開鎖語音提示、懸掛提示牌等方式,持續進行“文明騎行、規范停放”宣傳,以引導騎行者不亂停,共同維護停放秩序。“如果車輛停放在指定停車區域之外,則會提醒用戶該區域禁止停車,引導用戶騎行至指定區域還車,實現規范停車”。
共享單車“入位”讓城市文明“歸位”
對于共享單車的管理,鄭州城市管理部門不僅有硬核手段也有溫情舉措。
去年鄭州遭遇暴雨,公共交通受到影響,為保障市民緊急出行,鄭州市城市管理局與在鄭州投放單車的幾家單車企業協調溝通,開展免費騎行單車活動。而在之后,當了解到單車企業在暴雨中同樣遭受不小損失后,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也為幾家企業申請了專項補,以幫他們渡過難關。
“只有在‘政府要秩序、公司要效益、市民要方便’中找到平衡點,才能實現共享單車的共治共管共享。”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政企合作的不斷加強,目前,共享單車的日常管理日漸規范。“一方面是政府為企業提供服務,而另一方面,企業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引導更多市民文明騎行、規范停車。隨著市民文明意識的不斷提高,共享單車管理的合力也在慢慢形成。”
有序停放共享單車是市民文明素養的“微體現”,數據顯示,目前在鄭州,美團單車用戶定點還車率已超過90%,市民在指定點位規范還車的意識得到明顯提升。隨著市民文明意識的不斷提高,共享單車管理的合力也在慢慢形成。
共享單車不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更成為了城市“減碳”的實力擔當,根據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與中環聯合認證中心首次發布的《共享騎行減污降碳報告》,鄭州美團單車用戶一年減碳達2716.9噸,相當于減少了600多輛私家車行駛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今,這種低碳、便捷的出行方式也逐漸融入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城市里不斷掀起的“騎行熱”,也在慢慢地改變著這座城市。記者了解到,近幾年鄭州也在打造城市綠道慢行系統,人在綠道行,入目皆是畫的綠色生態出行圈正在加速構建。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2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7-01
頭條 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