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米方杰 張嘉憶/文圖、視頻
被稱為曲藝“活化石”的余書習老先生攜徒弟徒孫再次登上了舞臺。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正在進行,6月12日,寶豐國家級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專場將正式上線,今年102歲的三弦書代表性傳承人余書習將帶領徒弟及徒孫,祖孫三代共同上臺表演,展現曲藝的薪火相傳。據悉,余書習老先生現為我國年齡最大的省級非遺傳承人之一。
相關資料圖
曲藝“活化石”攜徒弟徒孫再次登上曲藝舞臺
余書習老人是非遺項目平調三弦書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全國為數不多依然活躍在舞臺上的百歲曲藝藝人,有著曲藝“活化石”之譽,他技藝精湛,藝術造詣深厚,彈出的三弦音質如珠墜玉盤,泉響山澗。
在6月12日晚即將上線的第二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寶豐國家級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專場上,今年102歲的三弦書代表性傳承人余書習將帶領高徒李春迎及徒孫王雪會、李延芳,祖孫三代共同表演西廂記選段《拷紅》,展現曲藝的薪火相傳。
出生于1921年的余書習自從14歲首次在馬街書會上登臺演出后,只要馬街書會舉辦活動,他從未缺席。1999年,余書習得中馬街書會“書狀元”。
在2020年的首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上,余書習老先生便偕同他的弟子以及徒孫三代同臺,為大家獻上三弦書傳統曲目《勸閨女》,雖已百歲,但依然氣息充沛、韻味十足。他的表演也引來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在他身上所展現出曲藝的薪火相傳更是讓人敬佩。
第二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節目多看點足
曲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門類之一。河南曲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發展衍變中形成了眾多地域特色鮮明的地方曲種。作為河南規模最大的非遺曲藝盛會,2020年,首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成功舉辦,近萬名現場觀眾、超500萬人次在線上觀眾觀看了演出,社會反響強烈。
為延續展演活動,展示保護成果,經過精心籌備,今年6月11日至16日,第二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將線上舉行,6場不同團體、不同地域的曲藝專題演出將輪番上演,觀眾足不出戶即可云賞河南曲藝魅力,領略中原曲藝風采。
第二屆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的參演者涵蓋我省主要地市、主要曲藝種類和主要代表性傳承人,是我省曲藝保護傳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現。此次展演將組織專場展演,展現地域特色。展演周為期六天,6月11日至16日每天推送不同的曲藝視頻專場,包括: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團專場、寶豐國家級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專場、豫東曲藝專場、豫中豫西曲藝專場、豫北曲藝專場、豫南曲藝專場,每個專場精選約15個優秀曲目,共計近100個曲目,節目多看點足。
專場演出觀看入口
也可點擊下方二維碼進入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2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1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