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7月1日開始,我市將在全省先行先試、率先調整低保標準聯動機制,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將再次提高,每人每月增加155元。
市民李先生視力一級殘疾,低保邊緣對象,配偶靈活就業,女兒就讀于集美工業學校。一年半前,李先生因尿毒癥病發,入住市中醫院,從院方得知費用在9萬元左右。去年2月,我市民政部門將李先生和女兒兩人納入單列低保范圍,緩解醫療費用和家庭生活困難問題。李先生感激地說:“感謝黨和國家,讓我們一家人時時感受到溫暖,女兒的學習也更加用功了。”
像李先生這樣的低保人員,低保金每人每月將增加155元。7月1日起,我市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先行先試,實現2022年低保標準較大幅度提高,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1005元,增幅18.2%。此舉旨在更好地發揮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的作用,穩步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據介紹,新的低保標準調整機制主要與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掛鉤,新標準占上年度人均消費支出比為28.9%,“十四五”期間將逐步達到30%以上;新標準占現行最低工資標準比為49.5%,率先超過省民政廳低保標準占最低工資標準42%-48%的規定。
另外,根據我市調整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的有關規定,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與低保標準相銜接同步調整。7月1日起,我市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2125元提高到2515元,增幅達18.35%。
值得一提的是,兩項新標準均保持全省第一,位居全國前列。兩項新標準施行后,預計每年增加財政投入3500多萬元,惠及1.3萬多困難群眾。
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群體分類施策、精準幫扶,是近年來我市民政部門兜底保障工作的一個顯著特征。去年1月1日起,為進一步改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我市就將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同年9月1日起,我市從7個方面提高低保起算標準、降低低保準入門檻,全年低保人數同比增加約1000人。
【小貼士】
困難群眾
兩種途徑申請低保
為讓更多困難群眾真正得到幫助,我市創新社會救助機制,率先全省將救助對象認定權限下放到街(鎮),受理權限下放到社區(村)。困難群眾可通過兩種途徑申請低保:
●一是委托戶籍地居(村)民委員會申請;
●二是通過i廈門App-廈門民政-社會救助進行線上申請,本人或委托他人申請均可,但需要所有申請對象授權。(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徐春燕 張繼斌)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