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據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河南新聞聯播》報道,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購物成為消費者的生活常態,詐騙分子卻盯上了快遞包裹,實施退賠詐騙。針對這類騙局,騙子是如何實施詐騙的?大家如何防范?鄭州市公安局反詐民警通過河南新聞廣播發出提醒。
前段時間,鄭州的王女士接到自稱京東客服的陌生電話,對方稱,王女士的快遞包裹因檢出“新冠病毒”需要集中銷毀,對王女士購物款進行加倍返還。之后通過QQ要求王女士繳納保證金,并發送鏈接下載某軟件獲取她的銀行卡信息,隨后被騙達2萬多元。
↑戳視頻·防騙術
“這個問題也反映出不法分子通過物品涉疫的情況進行詐騙。分為兩步:第一步就是獲取你的身份信息,通知你;第二步,誘導你去下載APP,通過APP對你進行詐騙。”鄭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人員孫宇向記者介紹。
孫宇表示,近段時間,這類謊稱快遞包裹涉疫的詐騙案件在全國多地多發起來,不少消費者由于網購較多難辨真假,同時對方能夠提供消費者準確的個人信息,而相信對方。
“如果你的物品真的涉疫的話,會直接通過疫情防控部門做集中處理,可能沒有集中銷毀這種情況。”孫宇說,事實上,對于涉疫快遞的處理由疫情防控部門專門負責,不會是購物平臺客服。在這類詐騙中,詐騙分子一般采取兩種手段:一種是通過目標人群“貪便宜”的心理誘導大家下載新的不明APP繼續行騙;另一種情況是詐騙分子會讓目標人群繳納所謂“保證金”,謊稱后期會補發物品,實則是騙取錢財。
“騙子讓點擊短信中不明鏈接的時候千萬不要點,因為所有的鏈接都是騙子通過后臺獲取操作者個人信息的,甚至銀行卡號和密碼;騙子只要宣稱需要交納‘保證金’的,全都是假的。”孫宇提醒,各類騙局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通過各種借口和手段最終誘使消費者打款或控制消費者手機竊取私密信息。遇到問題應向購買平臺或相關部門核實,不要按照不明來電、短信指引進行操作,就能夠避免上當受騙。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