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兒童青少年原有的生活學習規律被打破,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平衡也在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特有的心理和認知水平,如何做好疫情期間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復位”工作?4月18日,《家校攜手共育 做好心理防疫》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講座正式上線。
本次活動采取醫教聯合的方式,按照不同學段孩子心理發展特點及不同教養重點,開設了醫學心理專題和教育心理專題兩大類線上課程,力求全面覆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及學生家長的學習需求。
焦慮抑郁是疫情期間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快速識別孩子的心理問題?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孔德榮在醫學心理專題課程中,講解了90秒抑郁篩查法,以及如何通過四個問題對焦慮癥狀進行簡易篩查。易懂易操作,家長朋友們可以試試呦!
幼兒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年齡段有所不同,他們對親密關系要求很高。如何利用家庭親子互動,讀懂孩子的內心?中原名師、鄭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園長石吟在幼兒園家長學校課程中,給出了詳細的案例和方法。
如何通過趣味小游戲,對孩子進行情緒調節和自我認知引導?鄭州市鄭東新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專職教研員王娟在小學家長學校課堂以“開展趣味心理活動,相伴孩子成長”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成長型的思維可以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在初中家長學校課程中,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專職心理教師張佩針對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打造“成長型思維”進行了講解。
“我爸媽只會關心我的學習,從來不了解真正的我……”鄭州市實驗高級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魯帥,以一封孩子的求助信開始,講解了作為一名高中家長,如何關照孩子的情緒,做個“支持型家長”。
《家校攜手共育 做好心理防疫》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講座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河南省教育廳關工委家教指導中心、河南省德育發展研究中心、大象新聞客戶端承辦,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協辦。以期通過線上課程的學習,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協同育人作用,做好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防疫工作。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