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上,年幼的女孩和一名古裝青年男子左右對望,下方的文字寫著“她死了八年,他瘋了八年,直到縮小版的她闖進王府,他崩潰了”。某小說網站的廣告,圖上的幼童正是孟女士的女兒小多恩。原本,穿上漂亮的漢服,拍攝照片視頻與網友分享,孟女士和小多恩樂在其中。但是,今年4月以來,小多恩的照片被偷走、被篡改、被利用,遍布各網絡平臺,孟女士開始為此發愁……
(孟女士給女兒拍攝的照片)
媽媽給3歲女孩拍攝漢服照爆火之后,這些照片被偷走了
黑龍江鶴崗市的孟女士,在短視頻平臺的簡介里自稱“三坑母親”(指喜歡漢服、洛麗塔、JK制服的一位母親)。女兒小多恩才將近三歲,就跟著孟女士變成了“三坑萌娃”。
孟女士給小多恩穿上漂亮的漢服、精致的洛麗塔裙子,用一臺單反相機,記錄著女兒的成長。自今年1月,孟女士就開始模仿制作影視劇服裝、頭飾,帶著女兒還原了《西游記》《紅樓夢》中的多個人物造型。
孟女士把女兒的視頻分享到網絡平臺上,收獲了近10萬粉絲,許多網友留言表示喜愛。多家媒體報道之后,孟女士和女兒更是爆火。截至4月中旬,孟女士已經給小多恩設計并拍攝了約70套造型,其中漢服居多。繡花衣裙、寶石發釵、荷包、扇子,處處透著傳統文化的韻味。
(孟女士給女兒做桂花花神造型)
孟女士喜歡漢服,小多恩每次換新造型拍照片也很興奮,母女倆用愛好填補時間,生活也豐富起來。但最近,孟女士發現,女兒的照片被偷走了……文圖平臺、視頻平臺、資訊平臺,時常出現各種廣告,廣告上是小多恩的照片,而這些照片,孟女士從未對外授權,也不清楚是誰偷的。
“小說廣告篡改我女兒的照片,配上不合適的文字,我感到很不舒服”
孟女士告訴記者,最近經常有朋友、網友告訴她,小多恩的照片被盜了,她感覺,偷圖不是個例,廣告規模已經越來越大了。孟女士說:“已經有20多人找我說了,我自己刷到的廣告也有七八篇,面積還挺大,很多網友都看到了。而且廣告比較隨機,有時候翻翻公眾號,就會看見下面推薦的廣告用我女兒的照片。”
(視頻平臺有廣告盜用小多恩照片)
記者看到,孟女士的截圖里,在某視頻軟件精選頁面、某公眾號下的廣告彈窗,有著同一條廣告。廣告用的是孟女士給女兒設計的《西游記》玉面狐貍造型照片,照片左側,加上了一名青年男子,下方配文“她死了八年,他瘋了八年,直到縮小版的她闖進王府,他崩潰了”。
另一平臺,有用戶發布小說簡介并用小多恩的照片做配圖,文字寫道:“女博士穿越九歲嫡女,用現代統計學一天算清國庫,縣令爹看到傻眼。”點進去后可以看到,小說簡介下面指路讀者掃碼關注某公眾號閱讀全文。
(公眾號下方廣告盜用小多恩照片)
“這些廣告用圖,性質不同于我自己發布,它加了一些劇情,寫得亂七八糟,有些字詞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我作為媽媽,看到之后心里很不舒服。” 孟女士說。
擔心女兒因盜圖受到影響,卻不知該如何解決
孟女士的一些朋友在廣告中看見小多恩的圖片后,不懂狀況,時常會問孟女士:“你去做了小說廣告嗎?”孟女士只能逐個解釋。
除了小說廣告,孟女士看到,一些商家也有盜圖。在網購平臺,孟女士看到一家店售賣頭飾,配圖正是女兒國國王造型的小多恩,小多恩戴的頭飾,由孟女士親手制作,卻被商家直接搬運過去賣同款。孟女士聯系該商家之后,商家下架了頭飾、刪除了照片。
(孟女士給女兒做女兒國國王造型)
孟女士告訴記者,不是每次都能溝通成功,有一家店放出小多恩穿著洛麗塔裙子的圖片,孟女士聯系之后,商家一直沒有回復,找平臺客服也無果。
(網店盜用小多恩照片)
最讓孟女士頭疼的還是遍布各平臺的小說廣告鏈接。孟女士印象深刻的就是七貓小說、番茄小說。相比較個人盜圖,孟女士覺得,平臺盜圖較難處理,她不知道這些廣告圖片是誰發布的,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
為了避免以后出現更多盜圖情況,孟女士考慮給視頻照片添加水印:“我想著要不要給照片臉部加上水印,但是又怕影響大家的觀感。”
“有些小說配圖,甚至一下子偷了一組,我給女兒拍過一組敦煌造型的照片,都被偷走了,”孟女士很擔心盜圖給女兒帶來不好的影響:“我女兒現在還小,以后上幼兒園、上小學了,可能會有同學拿這些東西跟她開玩笑。”
(孟女士給女兒做菊花花神造型)
被盯上的小孩不止一個,未成年人照片被盜用作廣告并非個例
據孟女士所言,被盜圖者盯上的小孩不止一個。
微博曾有一賬號發布小多恩的照片,冒充小多恩媽媽。孟女士看到對方微博簡介寫著“可接廣告”,不確定對方要做什么,生怕有人被騙,隨即聯系該賬號。
對方說要做小多恩的后援會,被孟女士婉拒之后,依然不死心,又去孟女士的抖音、小紅書私聊。“像演戲一樣,3個人一唱一和,還是團伙作案,我就把他們都拉黑了。”孟女士說。
對方看孟女士確實沒有意向做后援會,便刪了小多恩的照片。孟女士看到,盜圖的人又盯上了別的小孩,賬號開始發其他小孩的照片,她推測這些照片也是偷來的。
未成年人被盜圖并非個例,類似情況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如何維權,便成了值得關注的問題。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看到,2017年,深圳一家酒店經營管理公司,曾未經允許擅自使用一6歲男孩照片做商業宣傳,并在公眾號的4篇文章中使用男孩及男孩弟弟的照片。男孩家長提起訴訟后,法院判決該公司向男孩及家長支付賠償2000元、公證費600元、律師費5000元。
2021年,杭州3歲女童小樓穿著學院風小裙子進入地鐵站,女童的照片被網友發到網上,配文“日本地鐵的小乘客”,家人認為其侵犯了小樓的肖像權,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要求網友賠禮道歉并給予經濟賠償。
律師:根據實際情況,盜用圖片或侵犯其肖像權、著作權、名譽權
盜圖做廣告成為了孟女士心里的一個疙瘩,隱藏在暗處的盜圖者、源源不斷的廣告、解決問題的難度,讓孟女士不由得產生了退縮心理。這些盜圖行為到底侵犯了孟女士和女兒的那些權益,孟女士又該如何維權呢?記者就此問題咨詢律師。
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雷雅景律師認為,孟女士女兒照片被盜事件中,母親的攝影作品屬于肖像作品,盜圖者侵犯的權益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女孩通過造型藝術在客觀物質載體上再現自己形象的肖像權;另一方面是小女孩母親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質上記錄自己孩子形象而創作的攝影作品的著作權。
對于改動小多恩照片、添加文字的廣告,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穆向明律師認為,孟女士設計服裝、頭飾,并拍攝精美的照片,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和審美價值,盜圖做廣告者侵犯了女孩的肖像權以及母親的著作權,對照片歪曲篡改,涉及侵犯其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改編權,廣告添加文字、編造劇情給女孩帶來影響,根據實際情況,可能涉及侵犯其名譽權。
針對侵權個人和平臺維權,難度區別不大,律師建議保存證據并公證
在維權方面,雷雅景給出一些建議,孟女士作為女兒的監護人和攝影作品的權利人,可要求侵權人刪除照片,以減小負面影響,協商不成功的話,可通過訴訟解決,在第三方平臺看到侵權信息,可以與第三方平臺聯系,要求平臺處理,無法協商處理的,可以選擇訴訟。
針對孟女士擔心的維權難度問題,穆向明表示,針對侵權個人和侵權平臺維權的難度區別不大,程序都是類似的,由于平臺影響力大,他們處理該問題時一般會更加重視,建議孟女士積極保留證據,必要的話可進行公證。
雷雅景告訴記者,相似案件時常會有,隨著大家對知識產權、肖像權保護的重視,有維權意識的人也更多,但每個案件會其特殊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孟女士和女兒的案例,就是肖像權疊加了著作權等。
對于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穆向明說:“既然把照片、視頻發布到網上,就有被盜的風險,這很難避免,建議發布人用固定的正規渠道公開,一旦出現被侵權的情況,要注意固定證據。如果產出作品,也可進行登記備案,被侵權時可提高證據效力。”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