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新聞廣播記者高慧
“我們是做碳納米材料的,有迫切的技術需求,咱們團隊在這方面研究是什么情況?”
“磨具磨料方面新材料新產品試制,想跟貴院科研團隊合作,你看什么方式比較合適?”
…………
4月14日下午,鄭州技術交易市場2022年首場技術能力發布會新材料專場正在進行。盡管由于疫情防控,發布會從線下搬到了云端,但氣氛不僅沒降溫,反而因為全新的技術能力交易模式,現場氣氛非常火熱,中船重工海為鄭州高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市瑞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業有關負責人線上參會。
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由鄭州市科技局和啟迪科技服務集團聯合成立,按照“公益性+市場化”建設思路,通過打造“一網一廳多驛站”的技術轉移生態體系,推動鄭州科技成果轉化向千億目標邁進。
什么是技術能力交易?
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成立以來,深入調研科技成果供需雙方需求,針對傳統成果交易的不足,創新推出技術能力交易新模式。
該模式把傳統高校院所“推”科研成果的方式轉變為“推”科研團隊、科研能力,交易的核心從“成果”轉變為“能力”,推動技術供需雙方形成“需要導向、能力發布、定制研發”的開放式技術交易應用服務新模式。
為什聚焦新材料領域?
今年以來,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深度參與鄭州市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工作,共征集到有效企業技術需求3000多條。
“在這其中,有25%左右需求是關于新材料領域的。”主持發布會的啟迪科服集團總經理助理、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總經理賈燕琛表示。這一現象,既跟新材料的應用領域廣泛有關,也是近年來全省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企業主體快速增長的結果。
“根據需求梳理,我們迅速與院所高校進行了對接,推動舉行此次專場活動。”賈燕琛表示,下一步,市場還將立足企業共性技術需求,推出其他領域專場發布會,推動技術能力交易常態化。
“新”在哪里?
與傳統的成果發布會、成果推介會不同,此次會議的主角不再是“成果”,而是變成了科研“團隊”。
發布會上,來自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喬憲麗、河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志偉、鄭州輕工業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梁樹軍、河南省輕大鈞陶瓷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林森等先后上線,發布了30余個涉及新材料多個領域的科研團隊能力推介,分別從團隊領頭人、團隊成員、主要研究領域、歷史研究項目、主要技術成果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能力”介紹。
“技術能力交易,對我們科研機構來說,也是一次全新嘗試,有助于提高我們科技研發的針對性,促進成果轉化更貼近市場需求、也更有效率。”喬憲麗說。
“優”在何處?
據有關信息顯示,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盡管具體數字有爭議,但差距巨大是共識。與此同時,市場上卻存在大量企業技術需求找不到合適成果合作。
“以前解決技術需求,不僅尋找團隊和成果不易,即便找到比較對口的,往往還需要二次開發,周期比較長。”參加發布會的河南圣鑫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技術能力交易給企業打開了新的窗口,讓技術需求解決效率大幅提升,發布會內容干貨滿滿,非常好!
技術能力交易模式,優勢就在于把科研活動建立在明確的技術需求基礎上,將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前置,實現了產學研深度協同,有效避免閉門造車、不關注企業需求的科研浪費,對提升科研活動針對性、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4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