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成書麗,通訊員劉寧
近日,“一包口罩和一張內務照片”在鄭州師生群中“出圈”!
很多學生和家長留言:“看了這兩張照片,內心一下被喜悅和美好充滿,滿滿當當!”
這是怎么回事呢?
4月6日早上,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校長王保軍站在學生餐廳門口督促孩子們規范戴口罩、規范洗手,一個高二的孩子裸面而來,看見校長后慌忙掏口袋,“呀,老師,口罩忘教室了!”他自己尷尬地解釋。“坡道那兒有!”旁邊的同學回頭提醒他。他轉頭往坡道跑去,發現了這個“口罩小庫”。
“如果你忘記戴口罩兒了,可以來這里自取,下次記得還回一個全新的(不要有折疊,讓其他同學放心的),記得封上口,防止有灰塵被吹進去——”口罩外面的袋子上貼著這樣的提醒語。
看到這一幕,一股暖流隨著煦暖的春風在每個人的心頭蕩漾……
看字體和文筆,這應該是個女生做的吧?王保軍校長感慨地說道:“這就是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啊。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獎勵。”于是王保軍就安排值班老師劉寧幫忙尋覓一下。
下午剛進年級院兒,政教處張曉麗老師興高采烈地對劉寧老師說:“找到了,高三(3)班張焜郁,男孩,內務特別好!”
(這樣的內務,賞心悅目)
(“口罩小庫”創始人張焜郁同學)
張老師說:“實事求是地講,看到他的內務我驚呆了。高三,離高考還有60天,學生分秒必爭,緊張備考,這個孩子‘豆腐塊兒’的標準卻伴隨著他緊張備考的每一天。我通過學校智慧大腦調取了他本學期的早餐記錄和請假記錄——全勤,沒有請過假,早餐很規律。”
這樣的孩子,家長們想不想要?這樣的學生,老師們想不想要?
“早餐工程”在該校走到第四個年頭了;學生課間練太乙拳十年了;校長帶頭示范課間操俯臥撐一個月過去,孩子們已經爭先恐后上臺展示了……劉寧老師說,張焜郁同學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德育教育、素質教育已在孩子們心中悄悄地生了根,發了芽。
(4月6日晚,變多了的口罩)
這個孩子的貼心、自律讓人感動,逐漸增多的口罩傳遞著七中學生的溫度,疫情背景下愈見我們民族的溫良。
在“雙新”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學校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家長應培育出什么樣的孩子?或許,這個孩子張焜郁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我們都知道孩子要學習好、成績好,我們也始終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可是,有多少家長思考過:吃好飯、喝好水、睡好覺,保持習慣優良,學習效率才高;有多少學校思考過:洗好手、通好風 、做好操,養成優良習慣,學生終身受益。
這就是鄭州七中的“六好”,王保軍校長每次行政會必強調。高中生在這些方面不比小學生做得好多少,因為一路走來,衡量他的都是成績、是排名。其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孩子們才能身心愉悅、健康向上。像高三三班張焜郁同學這樣有擔當、有想法、有溫度,會學習、會生活、會共處的青少年,是不是德才兼備?是不是祖國棟梁?是不是我們看得見的希望?
目前,全國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疫情非常重要。當“口罩”和“內務照片”成功出圈,當例行衛生檢查的校長王保軍與小張同學帶來的欣喜撞了個滿懷,鄭州校園內的春風吹拂著每個人的心扉……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