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持續上漲,燒油出租車怕虧錢;充電續航受限,電動出租車怕虧電。以往習慣駕車掃街攬活的“的哥”“的姐”們,紛紛改變工作方法,變“巡街”為“趴窩”。鄭州市民反映說,地鐵口、公交站臺、大型購物中心附近,“趴窩”攬活兒的出租車越來越多。
家住鄭州文繡路啟福尚都小區的市民王先生反映說,西流湖地鐵站出入口附近,每天輔道上都聚集著大量出租車,一般情況下有四五輛,上下班高峰時段的時候,一個出站口有時就會扎堆10多輛,“非高峰時段看起來也很有秩序,一輛跟著一輛,拉到活就走,拉不到活兒就等。高峰時段有時候就擠成了一鍋粥。”王先生說,他家距離西流湖地鐵站大約2公里的路程,平時在小區大門口附近想招手攔出租并不容易,最長時間等上20多分鐘,“敢情出租車都憋到一塊趴窩攬活了。現在我要是碰上急事,要么叫網約車,要么騎共享單車跑到地鐵口再坐出租。”
記者掃街采訪發現,王先生反映的情況確實存在,特別是在路面較為寬闊的地鐵口、公交樞紐站臺、大型購物廣場附近,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在建設路、航海路等地鐵站點,以及部分大型社區、商超,每逢高峰時段,出租車司機扎堆趴窩等活兒客觀上也造成了路段短時擁堵。對此,現場執法的交警告訴記者,因有并非空車停泊,他們也只能對“趴窩”出租車司機進行規勸。
“現在生意不好做,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憑著感覺瞎逛了。”出租車司機樊師傅告訴記者,鄭州出租車司機之所以趴窩攬活兒,主要基于以下四點原因:
一是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有限。據了解,經過去年的大力度升級,鄭州市面上跑活兒的出租車,現在絕大多數為電動汽車。滿電情況下,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在200多公里,且充電時間較長,有備無患的情況下,大多數司機都不會再向以前那樣滿世界轉,變“全面撒網”為“重點撈魚”。
二是油價持續上漲。樊師傅說,鄭州大約有一萬多輛出租車,“升級后,油車所剩無幾,估計最多也就幾十輛還在硬扛,按現在這個油價,燒油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司機更不敢多跑冤枉路。”
三是網約車沖擊。網約車的預約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傳統出租車現在也參照網約車,有了自己的電臺或網絡預約模式,“能做到就近有的放矢,司機就更不愿瞎跑了。”
四是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許多出租車司機反映,隨著鄭州私家車的普及、網約車的流行、自助共享汽車的增多、公交系統的發達,出租車這一行越來越不好干。而受到疫情影響,出去聚餐應酬的人越來越少,以前生意火爆的休閑娛樂場所近幾年也門前冷落,“夜經濟”的相對疲軟也使得出租車客源下滑不少。“總之,主要原因還是生意不好做了”樊師傅說,“跑幾條街還拉不住客人,還不勝老老實實‘趴窩’等活兒。”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