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才,發生這樣的事,一直非常替他惋惜...”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第四檢察部的檢察官任靜口中的人才,叫馮某平,是北京大學能源系的博士。原本有著光明前程的他,如今卻成為了一名犯罪嫌疑人。
2015年,馮某平入職了一家大型的發電集團計劃發展部投資處。在入職之后,他多次向朋友透露,發電集團計劃跟一些社會資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售電公司,正在尋求合作伙伴,且對投資人沒有門檻要求,誰投資誰掙錢,回報極為豐厚。為了證明自己的話,馮某平每次還會煞有介事的拿出一份文件給朋友看看。
利潤巨大,錢多事少,多位投資人在馮某平虛構的“好生意”下,選擇與其簽訂代理合同,共同成立售電公司,馮某平也借此收到了共2600余萬元的投資款。
為了讓自己的謊言更加逼真,馮某平為每個投資人注冊了一家售電公司。馮某平告訴投資人,售電公司是專門用來與發電集團合作,運營低價電的。然而,幾個月過去了,投資人們卻遲遲等不來,馮某平所說的低價電源。
眼看謊言要被戳穿,馮某平跟投資人說,由于政策推進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低價電源暫時無法兌現了。而他現在提出的電力云平臺,是線上電力經營平臺,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可以實現快速收益。投資人可以通過投資電力云平臺,優先獲益。
不過有些投資人表示,不進駐電力云平臺,堅持之前的合作模式。就這樣,從2017年簽訂合同,到2018年上半年,投資人們沒有實現一筆交易,馮某平承諾的低價電源也遲遲沒有任何消息,電力云平臺更是形同虛設。而就在此時,部分投資人突然得到消息,馮某平從發電集團離職了,大家這才反應過來,紛紛向公安機關報案。
受害人報警后,警方發現馮某平在這個發電集團就是普通職員,沒有職務,他所在的部門也沒有對外售電的職權。
2019年1月2日,馮某平被警方抓獲,因涉嫌詐騙罪,馮某平被移交至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審查起訴。
馮某平供述,他的一系列說辭,都是自己杜撰出來的。而他為投資人們注冊的售電公司,都是通過中介機構辦理的,其中產生的費用,遠低于他向投資人收取的費用。
經過審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認為,馮某平隱瞞真相,以電力投資為誘餌,虛構國家相關部門影響力,誤導他人投資,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已涉嫌詐騙罪,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面對大量的證據,馮某平在正式開庭之前,主動向司法機關認罪認罰。最終,經過審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定,馮某平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并處罰金10萬元。
對于投資人來說,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對于這種打著國家政策的旗號,假借國企背景的項目,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輕信。
一旦認為自己被詐騙,一定要相信司法機關,早報案早止損。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