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入選2021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的消息引起刷屏,這也引起了人們對黃山玉器制作的興趣。
南陽黃山遺址被認為是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石器的玉文化生產中心。從黃山遺址出土的玉器來看,種類主要有普通的生產工具,如農具耜、斧、錛、鑿、刀等,還有祭祀禮器用品如禮器鉞、琮等,此外還有用于生活的高檔用品,如裝飾品璜、手鐲、環、珠、耳珰等。
在今天,即便玉器制作相對比較容易,但玉器產品如玉手鐲、玉環、玉珠等依舊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而在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的上古時代,這些玉制品更可稱得上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
(圖為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該作坊標號為F2,面積超過120平方米 2020年8月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那么,5000多年前的上古人類是如何制作這種奢侈品的呢?本文將為你進行揭秘。
從發掘5件玉器到發現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玉器殘片
南陽黃山遺址是被南陽考古人員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發現的,并在1959年1月進行了第一次發掘。這次試掘的面積只有1600平方米,但卻有不少的發現。除了墓葬、房屋基址外,還發現了大量的文化遺存。比如石器、骨器、玉器、陶器等。其中,發現的玉器只有5件,分別為鏟、鑿、璜等,且這些玉器被有關部門鑒定為獨山玉質地。
雖然,發現玉器把獨山玉開采的歷史提早了500多年,并填補了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治玉、用玉的歷史空白,但人們似乎還沒有把該遺址與玉文化生產中心聯系起來。
直到南陽、鎮平等地玉雕業的崛起,才讓人們認識到黃山玉鏟的價值,并將之視為南陽玉雕業悠久歷史的見證與象征。這個時候,人們才有了探尋其背后秘密的沖動。
為解開南陽黃山遺址獨玉制品的分布、數量、品種、來源、打制與磨制工藝以及功能的歷史,南陽師范學院獨玉文化中心,會同文物考古、地質與玉石研究人員,開始進行多學科交叉和多學科結合的調查與研究。
根據南陽師范學院獨玉文化中心教授江富建的描述,他們在2003年到2006年,對黃山遺址和產玉名山黃山等地進行了20多次的調查。
在調查中他們發現,在黃山遺址的田間、地頭、溝壑、墳地等地,到處散存著新石器時代石器、玉器殘塊和陶器殘片。通過調查,他們一共獲取了石制品標本216件,玉制品標本296件,陶制品標本293件。此外,還獲得了數百件屬于獨山玉質地的標本。
黃山玉制品有打制的,有磨制的,玉鐮還分齒刃和平刃
通過對比和檢測發現,黃山遺址上的玉制品、玉器與獨山原生玉石的顏色、礦物成分如出一轍。這說明,黃山遺址上的玉制品、玉器的制作原料是從遺址西南2.5公里左右的獨山采集而來的。從采集到的預制品可以判斷,該遺址既是一處為本聚落生產玉鏟等生產工具的基地,也是一處向周邊聚落提供玉鏟的“生產商”,算得上是一處區域性的玉器加工制造業中心和基地。
分析黃山玉制品的特征,江富建教授發現,黃山遺址上的玉制品可分為打制玉器、磨制玉器和其他玉器等幾個種類。
打制玉器分為盤狀器、砍砸器、刮削器、玉片、玉鏟、玉鑿、玉鐮等。比如166號盤狀器,器身兩面扁平,系打制、剝削而成,其周邊成圓形,有交互打擊的痕跡。可以斷定,它是一件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打制作風的遺物。558號舌型玉鏟與同類磨制品,已沒有了形制的不同,可視為斧與鏟的坯形產品。
磨制玉器有斧、鏟、錛、楔、鑿、鐮、刀、球、鏃等,除了少數玉斧、玉鑿器型完整或比較完整之外,其他制品多“體無完膚”。出土的玉鏟全部為殘器。據觀察,斜弧邊玉鏟形體一般比較大,不能排除是玉犁的可能。
當時玉器的做工還是比較講究的。比如玉鐮有齒刃和平刃之分。152號玉鐮是長條形的,體厚邊薄,刃部有較細小鋸齒紋,背部有兩面交互打擊形成的較粗大的齒狀紋。
上述玉器的共同特點是經過磨制,不過相當一部分玉斧柄部或頂部保留著打制與琢磨痕跡,而玉鏟則兩面都磨光了。
其他的玉器,指的是打制、磨制以外的制品,比如玉錘、玉砧等。
制作要經過選材、打剝、切割、琢磨,還能開片
那么,黃山遺址上的玉器、玉制品的制作工藝是怎樣的呢?
江富建教授研究發現,黃山玉制品的制作工藝,大體經過了選材、打剝、切割、琢磨等幾步工藝流程。
所謂的選材,就是根據不同的要求,選取不同顏色、不同礦物成分的獨山玉制作不同的產品。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系列石刻刀 2019年1月8日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黃山玉制品的質地均為獨山玉。獨山玉的品種極為復雜,由于其中所含的鉻礦物及色素粒子多少有所不同,而使顏色顯得極為豐富,故有“多色玉”之稱。其顏色主要有綠、白、紫、青、黃、黑獨山玉及雜色獨山玉等。
在黃山遺址所采集的預制品,現已發現的獨山玉有四類顏色,屬于單一顏色的玉制品僅見于綠、青、黑獨山玉等三類;其次為多色獨山玉類。
研究表明,在打制的坯形預制品中,黑獨山玉中的墨綠玉、黑綠玉所占的數量較多;在磨制的玉制品中,黑獨山玉中的黑白花斑玉所占的比例較大。
第二個流程打剝,指的是打擊和剝削。以149號打制玉鏟為例,首先要選擇一塊長、寬、厚分別超過24厘米、12厘米、5厘米的墨獨山玉料,然后用傳統的單面打擊或雙面交互打擊的方法,將玉料的周邊打擊成一塊鞋底狀的玉鏟粗坯,而后用兩面交互打擊的方法,將玉鏟的邊緣打擊成需要的弧形或薄刃,最后用層層剝削的方法,剝離厚重的鏟體兩面,使之成為扁平鏟體。但也有一部分玉鏟可能沒有經過打擊和剝削,而是通過一中特殊的開片技術,疑為“線切法”技術,將其分解成所需要的扁平體。
琢磨技術是從琢磨石器的傳統工藝中脫胎發展而來的。這在部分玉斧的柄部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602號玉斧,除了刃部磨光之外,通體可見經過雕琢所形成的坑疤痕跡。黃山玉制品中的成品,如斧、鏟、楔、錛、球、鐮、刀等都經過了這一必不可少的工藝來定形。
那個時代不僅會切割,還能鉆孔
在磨制工藝成熟的階段,切割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比如793號玉鏟是一塊墨綠玉,扁平體,上殘,直邊,有棱,弧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這個鏟子的下部豎中處被一分為二。分解的方法就是切割,并且是兩面對切,其中一面切割的比較多,另一面切割的比較少。其切割面均呈現斜直面,還沒有完全對應。切割較多的一面,由于中間回刀的原因,出現了一個棱,形成了一個較斜面和一個較直面。
從遺下的切底痕來觀察,可以發現切割工具的刃部較厚,或纖維質“拉條”較粗,而且兩面對切沒有切透,所以留下了一條非切割的斷痕。
還有一個152號玉鐮,正反兩面均呈彎曲狀,推測它只能是植物荊條或動物干筋拉動解剖的結果。
這階段還出現了穿孔技術。比如93號黃棕綠多色玉鏟,它的上端中部有一個孔,是兩面對鉆所形成的,且孔徑大小不一,應該是兩種鉆具共同作用的結果。
“攻玉”的礪石猶如現代砂輪,可琢磨玉器外環、內徑
能打磨、能切割,還能鉆孔,5000年前的人類用了什么樣的工具呢?
江富建教授在其相關研究中提到,在黃山遺址采集的石制品中,發現有各種各樣的礪石29件。這些礪石分別是砂巖和石英砂巖。經過實驗研究發現,石英砂巖的礪石具有很強的“攻玉”作用。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系列石鉆 2019年1月8日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采集到的664號柄式鉆具,就是一種石英砂巖的橢圓體石鉆,它由橢圓形鉆柄和圓形鉆根組成。它的柄部經過磨制,而其長度也達到了10厘米左右;其鉆頭已經殘破,鉆根直徑為3厘米。這個鉆頭究竟是一個圓錐形螺紋鉆頭,還是一個圓柱形螺紋鉆頭,現在已經看不出來了,但可以看出鉆頭是在旋轉的狀態下工作的。在其根部和柄部結合處可看到同心圓的痕跡。據此可以推測,這個石鉆是用來鉆3厘米以下孔徑制品的工具。
840號棒式礪石,也是石英砂巖質地,整個形狀看上去像一個橢圓形的長棒子。它的一端稍粗,頭部近圓;另一端稍細,頭部殘缺。該礪石長9.3厘米,最大直徑為3.2~4.1厘米,它可能是個手工操作的工具。
由于用來琢磨過玉石制品,該礪石通體都有使用過的痕跡,顯得比較光滑。經過試驗驗證,用它來琢磨玉制品的細部,如外環、內徑等,猶如現代砂輪一樣,無堅不摧。
不難看出,這些砂巖、石英砂巖質地的鉆具、礪石,有無可爭議的“攻玉”的作用。《詩經》中所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概寫的就是這樣的礪石吧。所以這些石器和石材,大概就是一中具有濃重地方特色的“解玉石”。
當時已經開始制作奢侈品玉手鐲、玉璜、玉環等
從黃山遺址出土的玉器來看,種類主要有普通的生產工具,如農具耜、斧、錛、鑿、刀等,還有精品的祭祀禮器用品如禮器鉞、琮等,此外還有用于生活的高檔用品,如裝飾品璜、手鐲、環、珠、耳珰等。
在一次關于南陽黃山遺址的研討會上,首度公開了一套漢白玉質手鐲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殘片實拍圖;在遺址現場,也公開展示了一套類似的手鐲半成品。
“窮玩金子富玩玉”,歷來,玉手鐲等玉器都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奢侈品,而在新石器時代等玉器更為稀缺的時代,玉手鐲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發現了玉手鐲,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了“奢侈”的生活了。
這些不止一套的手鐲等“奢侈品”的出土,基本能夠清晰地看出,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制作手鐲等奢侈品玉器了,并且采用了“掏心法”工藝。
這種工藝,就是先用一塊圓餅狀的石頭,通過打磨邊角,使其外邊緣接近手鐲形制,而后琢磨中心部位,待該原料中心逐漸磨薄之后疑似通過敲擊而使其成為圓環狀,最終再經過精細打磨,便制作成圓潤美觀的手鐲了。
這種工藝,在現代來說應該不算什么了,但在上古時代,能做到這樣,實在是很了不起了。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