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行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暨新聞通報會。
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結合云南實際,2022年2月,云南省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傳承體系完善,傳承活力增強。到2035年,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有效保護,保護傳承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傳承體系更加完備,結構更加合理,成果全民共享,保護傳承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格局。
《實施意見》從云南省非遺保護工作實際出發,明確提出要從六個方面健全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加強調查記錄、加強代表性項目評審管理、加強代表性傳承人管理、提高區域性整體保護水平、加強傳承體驗設施建設、加強理論研究。
《實施意見》提出,云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圍繞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農耕文化保護、城市建設相結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提高旅游產品品質和文化內涵,推動市場化運營。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保護區與景區、度假區雙向互融。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旅游體驗基地。支持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理開發利用,舉辦“非遺購物節”活動,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展有關產品推廣和銷售渠道。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其他產品和服務出口等。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非遺保護工作一段時期以來走在全國各省區市的前列。這次國家的《意見》發布,云南省又及時開展工作,在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結合云南實際,提出云南非遺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可以說,我們迎來了非遺保護最好的歷史時期。上一次云南發布非遺保護工作《意見》是2018年1月31日,新的《實施意見》有7條令人欣喜的變化。”現場,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勁松代表全省非遺保護專家發言時說。
據介紹,2015年云南藝術學院被文旅部遴選為全國首批“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試點高校,每年持續開展非遺研培活動,并與中央美術學院協同共建“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目前云南已有4所學校被文旅部認定為研培院校。目前,云南藝術學院今年向教育部成功備案“非遺保護”本科專業,這是全國首批“非遺保護”本科專業的10所高校之一,也云南唯一。同時他也期待“面向少數民族地區定向招生委托培養機制”能盡快搭建。(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記者朱婉琪攝影報道)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