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市場估價可達千萬元級別的專利,山區企業不花一分錢就能用。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浙江激勵高校院所主動優選一批合適的專利,免費許可山區26縣企業使用,支持山區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全省共有20所高校的1522件專利向山區26縣開放免費許可。
位于仙居的浙江吾梅食品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這一紅利。日前,該公司獲得浙江大學于勇副教授“楊梅汁、果超長期保鮮技術”系列專利的免費許可。“目前免費使用專利的許可合同是一年一簽,浙大與我們商定可長期簽下去;如果想獲得這些專利的所有權,我們還有優先購買權。”企業負責人陳寧說。
于勇長期致力于食品保鮮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曾赴四川開展科技扶貧。幾年前,他發現經特定高壓處理的楊梅汁有超強的自滅菌能力,無需添加殺菌防腐成分,就能在常規冷藏下近乎無限期地保存。他隨即組織深入研究并申請了一系列專利。
“于老師的這項成果對楊梅種植戶意義重大。”陳寧說,楊梅采摘期短,不耐貯存,每年六成以上的鮮果未及出售就損失了。
保鮮技術是食品企業的關鍵技術,相關專利市場估價往往可達千萬元。簽署專利許可合同后,于勇多次赴仙居,指導企業購買安裝設備、優化生產流程。
還有很多山區縣企業像吾梅食品一樣期待著科技賦能。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根據我省《科技賦能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等政策精神,高校院所的專利可以許可26縣企業免費試用,在一定期限后付費轉化,高校院所和企業可根據產學研合作實際情況,自主商定免費試用期限。這可以看成是一種科技成果的轉移支付,推動成果向山區26縣精準轉移轉化。
浙大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管理部部長趙彬說,學校一直在探索支持山區縣發展的科技成果轉化途徑,《實施方案》等的出臺,讓學校鼓勵科研人員實施專利免費許可有了政策保障。浙大圍繞一縣一產業,優選了一批高質量專利組合,加快在26縣轉移轉化。
浙江理工大學近期向26縣免費開放了第一批50件具有市場應用價值的發明專利,常山紡織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已獲得了心儀專利的免費許可。該校與三門、常山、平陽等共建研究院,利用這一平臺精準掌握山區縣企業需求,深入推介學校專利成果。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加快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移支付”中的風險補償機制、收益保障機制和信用支付方式,提升轉移轉化效率。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