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去年全省新增“三變”改革村689個,總數達到1.15萬個,占比由2020年的68%提高到72%;全年惠及942.4萬農民,其中農戶直接獲益15.2億元、村集體二次分紅1.9億元,共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17.1億元。
改革中,各地積極引導農民把資源、資產、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經營主體,參與利益分配,獲得財產性收入。目前全省累計已有380萬農戶參與“三變”改革。按照全省2543萬農村常住居民測算,去年“三變”改革人均增加財產性收入67.3元,同比增加18.3元,增長37.3%。“三變”改革帶來的收益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的14.6%提高到17.1%,提升了2.5個百分點,對農民財產性收入貢獻率達31.3%。
改革推進過程中,村集體經濟組織“統”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通過與經營主體開展股份合作,推動了集體資產盤活利用,有力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2021年,全省參與“三變”改革的村獲取改革收入7.8億元,村均6.8萬元,同比增加9.3%。按照當年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35.5萬元計算,“三變”改革帶來的集體收入占比達19.1%,已經成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
推動了產業發展。通過實施“三變”改革,引導科技、人才、資本等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培育和引進了一批種養、加工、冷鏈、物流等農業企業,發展了一批農村苗木花卉、畜牧水產、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鄉村產業。據統計,全省累計引進培育各類承接主體2.1萬個,實施“三變”改革項目2.8萬個,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鞏固了脫貧成果。“三變”改革始終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結合“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工程的推進,“三變”改革脫貧村占比達到了100%。共有1.5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股份聯結方式帶動脫貧戶30.1萬戶,構建了脫貧項目資金的整合機制、脫困戶資產收益扶持制度、經營主體與脫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力促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記者 史力)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