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上海信息安全與社會管理創新實驗室聯合發布《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22)》。
該報告基于青年網民聚集的新浪微博平臺和Bilibili平臺展開基于機器學習(SVM)的大數據混合式分析研究,抽取了5492名來自不同區域、年齡層和教育層級的活躍青年網民作為研究樣本,爬取2021年和2022年間他們發布的所有博文,設計了文化觀、民族觀、奮斗觀、收入觀、就業觀、消費觀、婚戀觀、生育觀、圈層關注、網絡新玄學、網絡暴力等專題板塊102個指標,有針對性地建設了40多萬條人工訓練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對每個樣本用戶的表達傾向和社會態度進行計算和研究,推進我們對中國青年網民思想價值觀念變遷的理解。
焦慮感:越“優秀”、越焦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浪微博數據顯示,學習和工作是最能引發當代青年網民焦慮感的因素,健康因素次之,外貌因素亦被較多提及,排名第三。在明確表達存在焦慮感的樣本群體中,存在學習/工作焦慮的占據77.1%,顯著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健康因素(30.0%)和占據第三位的外貌因素(18.2%)。在性別層面,青年女性的焦慮感表達多于青年男性;在教育水平層面,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青年網民相比本科、大專和初高中學歷的青年網民表達出了更多的焦慮感,呈現出了“越‘優秀’,越焦慮”的情況。
青年網民應對焦慮發展出獨特的方式——網絡祈愿,亦即“網絡新玄學”流行的現象。新浪微博數據顯示,青年網民對“新玄學”的積極態度略有上升。5492個青年網民樣本中有749位在2022年表達出了對“新玄學”的積極態度,占比13.6%,比例相較2021年的12.6%略有上升。對青年網民關于“新玄學”的態度進行二元邏輯斯蒂回歸分析發現:東部地區青年喜歡“新玄學”的發生比最低,中部地區喜歡“新玄學”的發生比最高;女性更容易表現出喜歡“新玄學”的態度;“00后”比“90后”更傾向于喜歡“新玄學”。
奮斗觀:邊焦慮、邊奮斗
2022年,青年網民總體持積極的奮斗意愿,不支持躺平人數總體高于支持躺平人數。新浪微博數據顯示,在明確表達了態度的樣本中,56.23%的青年網民明確反對躺平,這表明躺平主義者仍為少數派。B站數百萬相關視頻評論的語義網絡分析顯示出青年網民對教育的反思,以及“邊焦慮邊奮斗”的社會心態。一方面,讀書改變命運仍然是中學教育中常用的勵志話語,但部分青年在高考結束進入大學后可能感受到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青年網民高度關注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堅持對努力奮斗的認可與踐行,反對“內卷”概念的濫用,在加油打氣的評論中互相鼓勁。
就業觀:體制內工作廣受歡迎
在明確表達態度的青年網民中,絕大多數對體制內工作持有正面態度。新浪微博數據顯示,2.06%的青年網民對體制內工作持有正面態度,這一比例是對體制內工作持有負面態度的青年網民占比(0.40%)的5倍。從變化的視角來看,2022年討論就業問題的青年網民比例有所擴大,就業問題迎來更多的關注。另一方面,青年網民進一步偏好體制內工作,對體制內工作持有正面態度的青年網民占比從2021年的1.84%提升到2022年的2.06%。中西部地區的青年網民以及“00后”更傾向于體制內就業。
B站數百萬相關視頻評論的語義網絡分析顯示,在就業壓力上升的背景下,對于就業方向的提早考慮不斷向前延伸,很多青年尚未真正面對就業壓力,就希望盡早做出“明智”的選擇。“選擇前置”又缺乏真實體驗的他們就可能陷入迷茫和焦慮。為了增加更多就業可能性,從軟件教程、簡歷指導到面試經驗,各種各樣的學習型課程成為視頻網站熱門內容。
消費觀:既精打細算,又為興趣買單
強消費意愿和強儲蓄意愿并存是青年群體消費觀念的主要特征。新浪微博數據顯示,表達強消費意愿的青年網民占總樣本比例(7.4%)遠高于弱消費意愿(0.8%)。與此同時,表達強儲蓄意愿的青年網民占比(1.8%)也顯著高于弱儲蓄意愿(0.6%)。上述兩組數據展現出當代青年群體嶄新的消費觀:既愿意通過消費來取悅自己,同時也懂得理性控制,增加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在明確表達了消費意愿的青年網民中,強消費意愿保持著較強的韌性。在明確表達消費意愿的青年網民樣本中,89%兩年來維持了強消費意愿的傾向。在消費的具體類型上,青年群體注重追求精神體驗,這主要表現在青年群體對為興趣愛好付費和知識付費的積極態度。愿意為興趣愛好付費是青年網民一大突出特征。知識付費亦受到青年網民認可。
2022年,1.4%的青年網民表達了愿意為知識付費的態度,在明確表達意愿的樣本中,不愿意知識付費的樣本數為0。伴隨著播客、電子雜志、網課等各類知識付費形式的發展,通過消費獲取知識、信息已成為青年一代普遍接受的觀念。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征是青年群體對超前消費的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1.1%的青年網民表達了對超前消費的積極態度,僅有0.2%的青年網民表達對于超前消費的消極態度。
與上述為興趣“一擲千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青年網民對參加各類電商平臺優惠活動的熱衷以及控制消費的自我約束行為。如在電商購物節時期,一些青年網民自行研究和轉發省錢攻略,不僅幫他們減少了支出,也給他們帶來了心理愉悅。與此同時,低欲望社會、極簡生活也受到部分青年群體的追捧,這背后的本質也是控制消費的自我約束行為。
婚戀觀:大膽戀愛、謹慎結婚
研究發現,大部分青年網民對戀愛仍抱有積極的向往,僅有極少數表達了無意愿戀愛,但是青年網民結婚意愿要遠低于戀愛意愿。
高學歷青年網民的婚戀意愿更強。數據顯示,相對于初高中學歷的青年網民,擁有本科/研究生學歷的青年網民更多地表達了愿意戀愛和結婚,可能與學歷背后反映的經濟實力有關。針對青年網民在戀愛意愿與結婚意愿上的懸殊差異,通過對微博博文的質性分析發現,以大膽戀愛、謹慎結婚為代表的婚戀意愿已經成為主流趨勢。
基于博文的質性分析發現,青年網民不愿結婚的原因可以歸納為“逆社會時鐘”觀念下青年的個體化意愿高于普通生活經驗,同時由于社會保障不足導致部分青年網民對婚姻關系下責任與權利的不對等、由家庭暴力等引發的性別信任危機產生憂慮。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飯圈青年”的婚戀態度。“90后”“00后”將網絡世界的親密關系作為情感需求的投射,以此替代現實婚戀建立的親密關系。相關青年網民在“飯圈”這一新型網絡社群中發展了以愛豆為核心的擬態親密關系,這種新型親密關系對現實婚戀建立的親密關系可能具有替代性。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