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灣實驗室23日消息,日前,經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推薦、廣東省科技領導小組同意,深圳灣實驗室建設發展協調小組審定,聘任顏寧為深圳灣實驗室主任。
3月22日上午,深圳灣實驗室召開員工大會。省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宣讀文件,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兼)顏寧,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灣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吳云東先后發言。深圳灣實驗室黨委書記胡曉軍主持會議。
顏寧發表講話,感謝省市區有關領導、部門的支持與信任,感謝實驗室全體員工的辛勤努力,并向吳云東院士等實驗室領導班子所付出的心血、做出的突出貢獻致以敬意。顏寧表示,她愿與實驗室全體員工以及關心實驗室發展的各界友人一起,群策群力,攻堅克難,為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而奮斗。
(相關資料圖)
實驗室聚焦腫瘤、代謝與心血管等多學科領域
據南方+客戶端報道,深圳灣實驗室全稱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是廣東謀劃建設的三批10家省實驗室之一,于2019年1月啟動建設,4月舉行揭牌儀式。
從命名可以看出,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領域。在學科方面,實驗室主要以腫瘤、代謝與心血管、神經退行性、傳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為焦點,以IT+BT(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融合及多學科交叉為特色,開展疾病機理、生命信息、創新藥物、醫學成像等領域研究。
成立以來,深圳灣實驗室保持較快發展勢頭,產出了一批代表性成果。
例如,在腫瘤研究領域,實驗室科研團隊基于全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的全面整合分析,將食管鱗癌分為四個分子亞型。這是國際上首次基于多組學數據的食管鱗癌分類標準,為食管鱗癌分子分型定義了分類標準,破除了以往食管鱗癌治療“方向模糊”的困難。
基于在基本建設、科研管理、機制創新、成效與潛力等方面取得的突出進展,在去年11月底公布的第二批省實驗室啟動建設期考核評估結果中,深圳灣實驗室獲評為優秀等級。
此前消息
顏寧宣布離美歸國
據澎湃新聞消息,11月1日是“深圳人才日”,在當天舉行的2022年度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廣受關注的科學家顏寧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她說,不久的將來,就會全職回國,協助深圳創建一所集科研轉化、學生培養等若干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深圳醫學科學院,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
顏寧,1977年出生,1996至200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攻讀本科,后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教授,從事細胞凋亡研究,2004年12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2005年獲得由《科學》雜志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頓完成博士后訓練后,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17年4月,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里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深圳灣實驗室、澎湃新聞、南方+客戶端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