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1月20日新冠病毒肺炎被列為乙類甲管傳染病,到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時隔1084天。
“新十條”落地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放開,多地陸續出現感染高峰。不少新冠感染者已經“陽康”,但也有部分感染者開始擔心:需要注意哪些情況才能預防重復感染?重復感染新冠癥狀會更嚴重嗎?
頂端新聞記者聯系到四名“復陽者”,通過他們的分享,希望大眾能從中了解以及預防重復感染新冠的一些經驗。
(相關資料圖)
以下根據他們的講述和記錄整理:
A
譚譚:四川大學生
“復陽僅間隔10天”
我第一次感染是在12月12日,算是身邊人里“陽”得比較晚的。
12日下午,我的喉嚨不太舒服,伴隨著全身酸痛。凌晨睡覺時,就感覺身體發冷,難以入眠,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后身體開始發熱,全身像火爐,頭痛欲裂,身體像是散架了。我清楚自己應該是“中招”了,39攝氏度的體溫,發燒了一整天,沒有食欲所以什么都沒吃,醒來就一直在喝水。
12月15日,除了伴隨著沒有味覺和嗅覺,其他癥狀都消失了,抗原轉陰。
復陽出現在12月25日,僅間隔了10天,我在外出回家后身體突然發冷,和第一次感染的情況很相似,半夜再次發燒到39攝氏度,無法入睡。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天我去了發熱門診咨詢醫生,醫生解釋我的情況應該是上次感染體內的病毒沒有完全排出,并建議我在之后半個月尤其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做劇烈運動。
回想起來,我“復陽”很大可能是因為第一次轉陰后,晚上熬夜追劇,白天空腹運動,恢復期本就抵抗力差,還是不能對自己的身體太大意。
B
小白:廣東醫務工作者
“高強度工作后抗原又顯示陽性”
作為醫務工作者,在醫院接觸到發熱病人的機會比較多,感染新冠也難免。
12月10日,上班時我感到不適,自測抗原呈陽性,伴隨著低燒、怕冷、味覺退化等癥狀。醫院有給我們醫護發退燒藥、中藥等。16日,我的抗原轉陰,第一次感染后我也堅守在崗位,但工作強度比較小。
17日開始正常排班,恢復了工作的強度,也因此接觸了更多的病患,21日自測抗原再次呈陽性,同時還出現了怕冷、高燒,渾身發冷、酸痛那些癥狀。
吃退燒藥后暫時退熱,但還是持續高燒了三天,目前我還不清楚是在醫院再次感染,還是第一次感染后身體未完全康復。
由于第一次感染后癥狀并不明顯,可能我也比較大意,忽視了會“復陽”的危險。第二次感染后,癥狀相較于上次嚴重一些,咽痛、發熱明顯,舌苔很厚很黃。
“復陽”后洗完澡確實會出現感冒癥狀,可能是受涼的原因,高燒的幾天我也監測了自己的血氧,沒有出現肺部感染,目前已經轉陰,整個病程持續了近20天。
在我看來,抗原轉陰后,條件允許的話保證好睡眠,因為一旦“復陽”,有可能會出現病癥比第一次嚴重的情況,并且時刻監測好血氧,以防肺部出現感染。
C
嘉欣:山東自媒體工作者
“第二次癥狀不同于第一次”
第一次感染是在12月10日,我的癥狀和很多人不太一樣,食欲突然變得很好,甚至在有一天我吃了5頓飯還是很餓。
唯一的癥狀是發燒,我持續燒了5天,不過最高體溫在38.3攝氏度,第六天退燒后測抗原就轉陰了,身體也沒有其他的癥狀。
12月20日,抗原轉陰后第三天,我出門后回家還覺得身體基本康復,但在21日早上我便開始咳嗽,并且食欲很差,吃不下東西,高燒起來昏昏欲睡。“復陽”間隔時間很短,可能是我平時身體不太好,比較容易生病的原因。
讓我感受很清晰的,是兩次感染似乎癥狀很不同,第二次感染后測抗原,“T”線(表示抗原陽性)非常紅,燒退后嗓子很痛,吃不進東西,甚至會吐,后背出現了酸痛感,蔓延到全身,特別不舒服。
因為癥狀讓我很不適,晚上甚至會疼到哭,我開始去醫院輸液,退燒后還會持續咳嗽,醫生判斷我應該還是第一次感染新冠沒有徹底康復,第二次因為抵抗力差,病毒也在身上體現得更明顯了。
第一次“陽”到第二次完全轉陰,經歷了十三天,不過醫生也說這種情況如果注意防范是可以避免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第二次感染吃不下東
西,多補充Vc會緩解一些不適。
D
娜娜:浙江白領媽媽
“初次感染無癥狀轉陰后五天復陽癥狀明顯”
我第一次感染是在12月11日,在核酸檢測點檢測呈單管陽性,此后一周我保持居家隔離,幾乎沒有任何癥狀,看著身邊人都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適,我還在震驚于原來我是傳聞中的“無癥狀感染者”。
在家休息的一周,我能吃能睡,僅用了四五天抗原就轉陰了。
12月21日上班時,我突然感覺喉嚨不適,中午測體溫已經到38攝氏度,同時身體不適,頭痛得像有針在扎,肝臟附近的皮膚還會抽搐疼痛,甚至沒有力氣去吃飯。
下午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回家的路上,我的膝蓋都在疼,開車都覺得無力,躺下休息頭痛也沒有緩解,疼痛延續到全身,凌晨三點我起床嘗試艾灸后逐漸能入睡。
我吃了中成藥,但高燒沒有退下來,也沒有任何食欲,22日晚上,頭痛也沒有緩解,肝區疼痛,但已經有體力起床。
發燒持續了四五天,因為喉嚨出現了“吞刀片”感,我開始刮痧,晚上睡覺前開始吃布洛芬緩解疼痛。
在“復陽”過程中,我的口鼻都長了皰疹,我咨詢了皮膚科醫生,醫生告訴我這些是免疫力低下導致我感染了其他病毒,需要外涂藥。
直到28日,我早晨起床依舊會頭痛,或許是第一次無癥狀讓我大意了新冠病毒的“侵略性”,現在我只希望身體能恢復,愛人、兒子不要經歷我經歷的這些。
(個人體質存在差異,上述采訪內容僅供參考)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29
頭條 22-12-29
頭條 22-12-29
頭條 22-12-29
頭條 22-12-29
頭條 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