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利用三年時間,面向細分行業,分階段遴選試點支持一批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培育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發展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對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既需要企業主動作為,也要激發各方面的動力。
中小企業既是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截至2021年末,全國企業的數量達到4842萬戶,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要引導企業搶抓數字技術機遇,著力融入工業互聯網平臺。近年來,工信部著力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政策體系、支持體系和賦能體系,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32個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79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推動經濟穩中有進,要進一步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拉動更多中小企業面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我們既要看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就,也要看到存在的短板與不足。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的應用普及率持續走高,但目前89%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僅有3%處于深度應用階段。因各種原因,廣大中小企業普遍表現出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迫切需要政策助一把力。當務之急是要通過強有力的政策支撐,通過各種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培育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等舉措,幫助中小企業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要通過財政資金直接支持打造試點企業,也要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培育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生態,推動轉型規模效應加速形成,最終激活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市場。各地區各部門要用好用活相關政策,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規模效應加速形成。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既不能冒進,也不能停步不前,而是要在試點示范的引領帶動下,穩步推進。《通知》提出,三年內培育4000至6000家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就是要通過試點,來實現引領帶動和輻射效應。要以打造試點樣本為目標,在“點”上發力為中小企業提供“看樣學樣”的標桿,結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和痛點,打造數字化轉型樣本企業以及其背后一批“小快輕準”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既要“試成一批”,也要“帶起一片”。按照規劃,今年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不少于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和解決方案,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為更多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